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乡村四月》
去年的春天里我们唱了这首充满田园劳动气息的诗歌,今年再唱这首诗,孩子们除了亲切之外,还多了一些真实的感受,因为我们真的要去乡下插田了。
燕子捎来了泽泽外公的消息,前一阵子孩子们撒下的稻谷宝宝,已经长出嫩绿嫩绿的秧苗啦!正逢学校春游,好吧,春游与插田合二为一。
到了泽泽外公家,孩子们围圈晨颂、分组、穿长袜……迫不及待的向秧地走去。哇,当大家看到那两垄翠绿的秧苗时,惊叹声此起彼伏,真是太神奇了,稻谷长出了这么嫩嫩绿绿的秧苗,这可是我们亲手撒下去的哦!外婆先示范如何取秧苗:把秧苗轻轻地托起来,整齐地放进小桶里……好啦好啦,我们都懂啦!孩子们已经按耐不住雀跃的心,外婆话音未落,小手已经伸向了秧苗,干活!
说实话,在取秧苗这一块,孩子干得真不错,动作轻柔,配合默契,只一会儿功夫,一桶桶秧苗就被抬到了田边。外婆和泽泽妈妈需要用线拉出垄的界,孩子们则在田边观看阿姨们如何把秧苗抛进田里。看了一会儿,大家觉得自己都会了,开始在田边嬉笑聊天。一个孩子发现田里有蚂蝗在游动,大家顿时乱了手脚,哇,蚂蝗好可怕,会吸血的。我想起来,上个学期在讲中国创世神话时,看到一个布朗族关于蚂蝗和稻种的故事,此时正好应景,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故事的大概是这样:很久很久以前,布朗族的人以种稻子为生,有一年发起了大洪水,眼看金灿灿的的稻谷被洪水淹没,大家毫无办法,急得恸哭起来。一条蚂蟥从水里游过来,说愿意帮助布朗族人用它的吸盘取回谷种,但有个条件,以后碰到人,饿了可以吸人的一点血。人们答应了这个要求,蚂蝗奋力在洪水里钻了几个来回,取回了珍贵的谷种……从此以后,蚂蝗见了人,如果饿了,会吸人的腿上的一点血,人们也不介意它这样做。
于是乎,画风顿时变了,所有的孩子的眼睛都盯着田里,希望能找到一条蚂蝗,很快,思李同学就抓到了一条小蚂蝗,把它放在手上,兴奋地喊着,它真的有吸盘耶!一群脑袋凑过去,仔细的研究着,对蚂蝗的害怕似已烟消云散。孩子们的心总是如此善良,他们从故事当中吸收到了一些东西,愿他们心一直这么自由自在,没有束缚。
可以下田抛秧啰!外婆讲了抛秧要领:疏密合适,不可太疏,也不可太密,提醒如果根上没有土的苗不能直接抛,需要插到田里去。
女孩子们做得很好,有的男孩子没有很好地按照外婆教的方法去做,动作有些随意,他们似乎在玩打水漂。男孩子们重新被请上岸,看一遍老师的动作,再单独一个个抛给老师看,动作合格了,再下田工作。尽管如此,仍然有个别男孩子,抛秧的时候,花样百出,或高或低,或远或近……于是,他需要在在田埂上安静的待一会儿,仔细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采菊班男孩子生气勃勃的创造力,他们总想与众不同,总想打破常规,这当然是好的,但在抛秧工作上,他们需要按照规则来,老师要坚持这一点。
然而到了最后,收工的那一刻,有的孩子还剩一把秧苗,他们不顾一切地抛得高高的,发出一声欢呼。好吧,这一刻,老师想说的还是那句话,你们只是孩子!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正在经历九岁之变,从天堂坠落人间,茫然无措到勇敢面对,这其中,只有不停地做,才可以带来入世的信心,做得越多,信心才越强。从你们身上,老师时时感受到这一点,你们工作中流淌的那种热情与力量,让老师常常感恩华德福教育,可以让这个时代的孩子,还有机会用双手与大地建立如此亲密的链接。
洗泥裤子的水塘好暖,好想在这里游个泳哦,一个同学说,怪不得“春江水暖鸭先知”。
下午,摘点艾叶回学校做三月三糍粑,这也是全校同学的希望。因为三月三庆典,同学们要学习做艾叶糍粑。野外的艾草,散发着香味,泽泽妈妈交待,只摘下面的一片片艾叶,艾叶的尖儿留着,方便后面的人来采。心里为泽泽妈妈点赞,教育就是这么微小无声,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采摘的过程是美好和愉快的,有春风吹过,放眼一片嫩绿,孩子在大自然中的自由与放松,连远处的树都感受到了。
最后,还跟子窈庆祝了10岁生日,熟悉的歌声、美味蛋糕、祝福的礼物和话语……真是美好的一天!
感谢阳光、雨露、大地,带给禾苗养份;感谢我的双手,带给禾苗生长的力量;感谢外公外婆对禾苗的照顾;感谢所有劳动的人们!
感谢此次随行的黄丽老师、泽泽妈妈、泽泽外婆、悦展爸爸、修齐爸爸,感谢泽泽外公的美味午餐,秘制扣肉简直无敌。亲爱的禾苗,咱们七月见,到时候,你该是黄澄澄、金灿灿的模样啦!
后记:
采菊班用每周一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开垦了学校的菜地,菜地形状是形线画图案,有8字形、螺旋、圆形、菱形、正方形,想像种出蔬菜瓜果的样子,一定非常美。有的孩子锄地时手起了泡,喊着好累,但我在一旁不为所动,笑着说,这是劳动的勋章哦!是的,没有经历苦和累的孩子,如何知道甜的滋味?
孩子们,你们做的,远远不够,唯愿在家庭生活中,这样的“做”可以延续,做各种家务,做各种用力气的活儿,尤其是男孩子们!加油,我亲爱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