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汪曾祺之《人间至味》食豆饮水斋闲笔

文|一一得我

汪老这篇闲笔,可谓是豆类合集:豌豆、黄豆、绿豆、扁豆、芸豆、红小豆、豇豆,足足六种。

他笔下的豌豆有两种,干豌豆和新鲜豌豆。干豌豆一般都用来做炒豌豆、油炸豌豆、煮豌豆,还有豌豆制品豌豆黄。新鲜豌豆则讲究原汁原味,哪怕是素烩,也极鲜美。

豌豆的嫩头也是一道美食,各处叫法不同,豌豆头、豌豆尖、豌豆巅都是它的名字。不管是放在汤面还吃涮在火锅里,都是美不可言。

黄豆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夏天炒毛豆,中秋煮毛豆。汪老的父亲还会做一种毛豆、青椒煮后晾个半干的下酒菜,大概是偏咸口的吧。

北京小酒馆里的盐水煮毛豆,有些是整颗整颗煮的,不将豆荚剪下,大家都用手摘了吃,也是挺有乐趣。

不同地方对黄豆也是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江阴有粉盐豆,一嚼就成细粉。汪老说“星期天,坐在自修室里,喝水,吃豆,读李清照、辛弃疾词,别是一番滋味。”遐想一下,觉得甚是惬意。

以前北京经常有的笋豆,就是将黄豆、笋干切碎,加酱油、糖煮,现在不常见到了。

绿豆性凉,夏天喝绿豆汤、绿豆粥、绿豆水饭,可祛暑,广东人则会做成绿豆沙的甜品。南北都会做绿豆糕,北方的不加油比较噎人,南方的加油,还会加花瓣。

绿豆的最大用途是做粉丝,国外似乎不怎么见到,但在中国家家户户都经常会吃。

北京人通常说的扁豆,上海人叫四季豆,北京人吃扁豆无非是焯熟凉拌,炒,或焖,其中扁豆焖面是很不错的。

芸豆有红白两种,可以盐煮,可以煮粥,可以做成糕点芸豆卷。

红小豆又叫赤豆,也是一位全能选手。做汤做粥做饭做棒冰,更大的用途就是做豆沙。做成豆沙后,吃法就更多了,北方的豆包、炸糕,南方的月饼、甜包、汤圆。

嫩豇豆可以焯熟盐腌后佐料凉拌吃,也可以 炒制食用。河北酱菜中也有酱豇豆,脆嫩又咸。


我爱吃各类豆,唯独不爱吃扁豆。

记忆中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天课间玩耍,被老师拽到一旁咕嘟咕嘟喝白开水。

回家才晓得中午跟母亲吃了扁豆似是没有熟透,母亲上吐下泻症状严重,而我由于没有吃几口躲过了中毒反应。从此,扁豆就从我家菜单上划去了。

豌豆也带着我的童年回忆,小时候母亲老家也种植豌豆,经常有新鲜的豌豆可以吃。

我最喜欢的吃法就是洗干净后直接吃,剥开来一粒一粒,边数边吃。而豆荚只要揭下里面一层透明的皮,就可以像水果一般咔吱咔吱的吃了。

小时候不懂盐煮毛豆的香,长大后每逢夏天,在烧烤摊上是定会来一盘的。不管是与家人还是朋友,在热闹的夏日傍晚,毛豆伴着啤酒,总会说出几句知心的话来。

绿豆常见,却最令我印象深刻。成都炎热的天气里,大学门外食品街上,那一碗凉凉的绿豆沙,似能扫去一切焦虑与烦恼。

我不止一次的回想起那间开着吱呀风扇的小店,只因一碗绿豆沙便展露笑颜的学生们,挂着汗珠又分外明媚的,青春的样子。

生活的精彩,应该就是如豆般的小事汇集而成吧,提醒自己要永远珍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