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甚多,虽然也兢兢业业,但总感觉收效甚微。手脚忙个不停,但是工作依旧做不完,日复一日下去也不是办法,工作不应该只拼体力的,一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回想今天一整天的工作:
【上午】
1.梳理总包清单,落实几个细节问题,事情虽小但十分耗时,比如钢爬架、水箱、止水钢板工程量;
2.查看技术资料,与人力、工程沟通办公室安排事宜;
3.提起供水合同,不清楚合同划分类别,同时流程出现一些问题;
4.讨论新项目造价文员工作安排;
5.协助设计沟通电梯井道尺寸,制作PPT,跟设计沟通测算面积事宜,最终发现都是无用功;
6.落实计算规则中的两个小问题,钢筋混凝土调差以及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计算方式,包括与同事反复确认车库屋面、楼面调差范围,自行测算钢筋混凝土价差、以及安排顾问公司套算等等。
7.再次修改讨论总包清单,自己去联系投标单位(原本可以交给顾问做,但是我觉得第一次联系最好由甲方出面);
8.唯一一次没有仔细检查的合同,出现错误,导致流程被驳回,重新提起,耽误3天的时间。
今天以及昨天有这么几件事情值得反思:
1.电梯井道尺寸确认:
一直坚定地认为某个品牌井道尺寸不满足要求,已两次向中国区汇报议题后又取消,但是都没有反复确认不满足要求的电梯井道是否有优化的空间,不到给领导汇报的时候绝对不思考问题的前因后果。总结一下常见的推敲逻辑的方法:1)正向思考,再逆向思考。比如,我方提供电梯参数,对方根据参数要求提供井道尺寸,如果发现不满足要求,应逆向思考,把我的井道尺寸给到对方,对方复核能否提供满足井道要求的电梯。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一定要反复确认。2)做得比较好的一点,即使内心一万个尼玛奔腾而过,还是要语气平和、面带微笑地去跟人沟通,就像打开全新的一天一样。最好讲清楚背景、明确表达我想要什么东西。一来就站在自己的角度表达强烈的请求,或许并不是很好的方式,尤其是交往不深的人。(下次跟设计沟通可以试试这种方法)。
2.精装修测算的事情:
因为项目总布置了一个关于精装修标准的课题,希望客服、设计、造价、营销联合研究如何在现有的成本限制下,去配置更容易打动客户的产品。前期我和客服讨论的思路都是,对标全国类似项目装修标准,从成本反推设计标准,因为客服很早就启动这个工作,整整两周我都一直被催着让我复核成本,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我实在顶不住压力才跟带教人汇报,我不知道怎么做了,她的思路是应该设计提标准,我们测算,因为及时我们推出来一个标准,设计也不会认可。然而我竟一直觉得自己之前的思考没有错,争执好久我才意识到,只能换个思维看看,结果把这个思维告诉项目团队,其实是可行的,大大降低工作难度。到最后发现,还是思维的问题,正着不行就逆着来。同时,你是可以去引导同事思路的。更好的做法是,当你觉得工作受阻或者已经花费很长时间了,应该及时跟成本经理反馈。比如总包技术资料、名单等等,不要等到已经来不及,才暴露问题。
3.景观合同被驳回的事情:
即使再简单再有自信的事情,但凡涉及到原则问题,也要坚持去做,比如复核合同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金额等等,此时花费多一点点的时间,总比错误发生时带来更不利的影响 强。
4.落实钢筋混凝土调差问题:
领导安排我去完成几个项目的钢筋混凝土调差价格的套算(非我管辖的项目),首先是找了一个关系好的同事,让他帮忙安排他的顾问做这个事情,一直到下午也没有完成。后来只能自己亲自上阵完成大致估算工作,然后硬着头皮告诉领导,需要她来安排其它同事做这个事情,结局当然是被叼一顿,同时还觉得有点委屈(也佩服自己有胆量说这种话,就差脱口而出“这些项目不在我的管辖范围内,我叫不动别的同事,需要您亲自出马”)。后来关系好的同事提醒我,应该直接联系顾问公司的老大,安排这个事情,我照做了,发现问题顺利解决。学到两个经验,一是找上级解决问题,二是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管理者,利用你的顾问资源、施工单位资源,不要害怕对方领导,学会借助他们来帮助你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