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数字男团:三杰三武七凶六君子

竹林七贤、戊戌六君子、五虎上将、水浒一百单八将……不管是史实还是传说,我们特爱给大家编序号、排座次,这种称号听起来好记、容易传播,能够抓住每个人的特点,现在看起来,这些称号竟然非常符合互联网化。

今天,就给大家说点不一样。民国时期,也有许多被编排在一起的名人,组成这样的数字天团,比如三杰、三武、四大、七凶等等,他们之中没有平凡人物,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中国历史。

三武   

三武指的是,首义三武,他们名字里都有个武字!

孙武、张振武、蒋翊武,都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的策划者和领导者。起义之后,三个人又都成为湖北军政府的军政要员,所以被并称为“首义三武”。

惊喜不惊喜?好像,历史就是要留这么一个插曲,让我们记住——历史就是这么牛!

孙武立志推翻清廷,所用名片为“孙武摇清”四字,被推为武昌起义军参谋长;张振武,武昌起义后任湖北军政府军务部副部长。

其中,蒋翊武是最可惜的。他是最早被推为武昌起义总指挥,但是,起义前夕细节被斜路,只好被迫出逃。起义成功后,他回到武昌,担任了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军务部副部长、战时总司令等职。

七凶

七凶指的是,朱启钤、段芝贵、周自齐、梁士诒、张镇芳、雷震春、袁乃宽这七个人,他们都是袁世凯手下,战名赫赫的人物,都是袁世凯小站练兵的家底。这个七个人,要么和袁世凯是师生情谊,要么是受过袁世凯的大恩,所以,对于袁世凯忠心耿耿。也就是所谓的“眼中只有袁宫保”。

这七凶是武职,再加上文职的六君子——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这六个人,就是袁世凯的“十三太保”。他们的助力,让袁世凯文武兼备、左右手不缺。

三杰

大家熟悉的三杰,应该是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他们也是袁世凯的部署,出自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后来,王士珍曾任陆军总长、国务总理;段祺瑞曾任陆军总长、国务总理、临时执政;冯国璋曾任副总统、代理大总统。

在民国历史里,还有一组“士官三杰”——蒋百里、蔡锷、张孝准。

他们都是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的中国留学生,是最早赴日本以留学生名义,学习现代军事的中国人。其中,蒋百里成绩最好,在毕业时全校成绩第一。当时,日本士官学校还没有分开教学,蒋百里拿的是中日所有学生里的第一名!

为此,蒋百里还特别受到嘉奖,受到日本天皇亲赠佩刀。这还让当时一向瞧不起中国人的日本学生非常恼火,认为收到了莫大的耻辱。

就因为士官三杰的优异表现,后来,日本士官学校专门对中日学生分开授课、考试,某些课程还不传授给中国学生。

这些虽然听着很像江湖小说,但是,这些都是真实存在,并且影响了历史。

现在,他们的后人也在各个方面很有建树。比如大家熟知的冯巩,祖上就是刚刚提到的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当做民国大总统。文艺界还有台湾导演钮承泽,他的祖上就是“复辟党十三太保”之一的钮传善。

其他行业比如,士官三杰的蒋百里,他就是钱学森的岳父;从南海舰队走出来的海军将军陈一鸣就是“筹安会六君子”严复的曾外孙,“筹安会六君子”另外一位张镇芳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现在张伯驹纪念馆就在北京城的后海南沿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也不知是哪一朝代的老和尚,竟然给后人留下了一首通俗得再不能通俗、哲学得再不能哲学、佛法得再不能佛法的《扫地歌》,曰...
    储建明阅读 3,411评论 0 0
  • 无名。还不知道书的名字,但是人生已经书写过半。不知道这是否也算是一种悲哀,年近四十开始找寻我的人生之书的名字。 翻...
    衍一108阅读 3,538评论 0 1
  • 两年前,在雅加达中央博物馆旁一家殖民时期风格的百年老餐馆里,朋友向我推荐了毛姆的刀锋,据称故事是发生在同样风格的俱...
    RechoHe阅读 4,408评论 5 9
  • 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难与人交心,其实都知道,只不过是找不到与之能够真正交心的人了。渐渐的,我们慢慢的习...
    gwee阅读 3,9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