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你想让儿童读的和儿童想读的》是万维钢老师在得到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里的一篇文章。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儿童读书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儿童读书现状,以及我们可以从美国儿童的读书中借鉴些什么。下面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儿童的好书”的学习笔记。
假设有三个小孩。第一个小孩熟读各种经典,从格林童话到红楼梦,品味高雅,不是经典他不读。第二个小孩精读励志书,各种性格养成、专注力意志力情商无一不精。第三个小孩爱读故事书,老套的故事书他觉得没意思,喜欢读情节更刺激的新故事,从童话到武侠,从恐怖到科幻,什么都读。那哪个孩子将来会有出息?
答案是第三个,因为前两个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物。
读书是个一辈子的功夫,“重要的书”可以长大后慢慢地读。对小孩来说,最关键的是在他心里买下一个读书的火种!
有人统计了那些了不起的钢琴演奏家,会发现他们的授业恩师都是水平极高的人,但小时候教他们的启蒙老师,则是水平高低不同,但这些启蒙老师却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能让孩子爱上弹钢琴。
这个火种实在是太宝贵了!想想吧,在一个充满了动画片、网络游戏和智能手机的世界里,这孩子居然爱读书。
阅读的本质是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我们身边接触的实在是太平淡了,只有读书才能让人感触到更宽广的世界。
这个探索的过程是个人化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个人会越走越远。
理想的局面是孩子自己告诉你,他想读什么书,而不是你告诉孩子该读什么书。
如果一定要问什么是好书,万老师给出了三个标准。
1 书里有英雄。
英雄是战胜自己的弱点,打破别人的预期,拥有非凡事迹的人。什么性格养成、什么“励志”“情商”都不如英雄故事好使。好书应该给还提供英雄形象。
2 书里应该有一个冒险的旅程,能带给孩子超出日常事务的见识。
今天我跟老师发生了什么事,明天我跟同学有了什么矛盾……家长里短的事儿有什么可说的?好书应该带孩子上天入地。
3 图片越少,文字越多,书就越好。
用图片吸引小孩看书,就好像不会做蛋糕只知道多放糖一样,而只有没吃过好蛋糕的人才喜欢糖多。读书享受的是从文本中获得乐趣。除非是专门的漫画书,否则,图多等于没料。
万老师在他儿子学校看到过一个宣传栏。上面挂着一些流行的儿童小说,包括《哈利.波特》、《饥饿游戏》、《蝇王》之类,让你猜猜其中哪些书曾经被某些国家列为禁书。把书翻起来就能看到答案,结果发现好几本看上去人畜无害的书,都被禁过。这个专栏的最下面,一行大字自豪地写道:我们学校绝对不禁书!
这就是万老师看到的美国人民的阅读水平:以自由读书为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