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他强大的人格魅力和在教育界的巨大贡献,吸引着大批的仰慕者和追随者不断的对其教育思想进行学习和研究。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什么是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一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学生掌握知识能够很好的回答问题以及获得很好的分数,不等于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因为思想不仅仅是知识,思想中已含有“一小块灵魂”——一个人对他知道的事情所持有的个人态度。所以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从知识转变为思想和信念,使学生不会成为冷漠无情的知识需求者,而成为对真理与正义的胜利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进而提出观点: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课堂都需要进行思想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的这一观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不过时甚至很前卫——由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共同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正是当下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说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种错误观点: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就在道德上获得了教育。时至今日,教师们一般不会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自发进行思想教育,但是又产生了另一些观点:思想教育的任务只需要交由思想政治课完成,其他学科只需要进行知识教育。甚至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把思想教育“虚化”,认为其他智育体育等都很实在,可以通过考试的方法进行量化,但是思想教育很难被测量,让思想教育在落实的过程中缺乏实效性。实际上,思想教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个人发展的双重功能,特别是在个人成长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批判精神以及公共参与,这是需要所有自然和人文学科课堂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努力完成的事。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一个“课程思政共同体”,共同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着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二者的共同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些学科的知识在思想上是中性的,比如数学、物理、化学这些自然科学学科,在学习三角函数或是力的分解时,各种意识形态下的社会教授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现在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核心素养,比如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对课堂的价值引领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如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不要只是毫无感情地说明真理,而要引导青少年沿着科学的艰险道路作一次富有探索精神的和充满为真理而斗争的崇高动机的旅行。”“反对繁琐哲学、不学无术和那种使人盲目相信信条、禁止人们敢想敢干的宗教毒素的内在斗争。”在这些学科中融入课程思政,采取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这一最具效能的育人形式,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融入价值观的引领,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和感染力。
而在人文学科很难存在思想上中性的、没有价值判断的课堂,是中学课程思政的一大着力点。我的一位英语系同学毕业论文就决定研究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自信。特别是在思想课教学的课堂上,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当下,特别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理性看待社会各种复杂的政治现象,无论如何都要坚定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守住底线。
不难看出,苏霍姆林斯基的很多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他的教育思想具有丰富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都在他关注的视野范围之内,因此我觉得有必要继续发掘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