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的第100天,我得写写关于自己优势的深入理解。
刚开始学习时,我很难分清共情力和交往力的一些细微区别。
共性:
1.关系维度优势,关注他人
2.害怕冲突
3.质疑自己
细微区别:
1.共情接收情绪,直接反映是自己的情绪,不一定会做回应;交往接收到情绪,会看重关系而去做回应
2.共情是害怕情绪过度的冲突;交往是害怕关系破裂的冲突
3.从别人的情绪判断自己的好坏;从别人的评价判断自己的好坏
举例子:
Eg1:群里一位同学提出自己的小程序闪退,而且一直在抱怨。如果是只有共情力的人,可能看过了就过了,会接收到对方的抱怨情绪,然后不会做任何回应。但是有交往力的人,会担心不回复影响到关系,就会去回复。
Eg2:朋友间发微信,共情力接收到的信息让她感觉负面情绪过度后,她会选择直接不回应。但是交往力接收到的信息让她不舒服,她会掂量这个关系选择回不回应。
如果既有共情又有交往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我们常说的包容性。
呈现的特点是:共情到别人的需求,又在乎关系维护,所以更容易换位思考。但是如果没发挥好,就变成共情到了别人的需求,又担心关系破裂,那就不停满足别人,内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