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读书就够了》是继《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我读到的又一本讲述读书方法论的书。自己总算也是一个读书爱好者,而是多年的读书生涯,自然也形成了一些自己读书的方法。自从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学到了“六经注我”式的“主题阅读”方式,往后阅读致用类图书的时候,便尝试着使用这种方式。“六经注我”在当下我这里的理解,就是将我关注(或者有能力关注)的知识,对接到我的知识体系当中,指导我的思考和行动。这样的读书笔记看起来会比较散落,但效果确实好得很。
一、对接自己
之所以这段的小标题叫做“对接自己”,是因为没有对接到自己身上的知识,是没有用的(至少目前没有用)。
1、完善能力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模式。这是我当前正在调整的一种思维习惯。我和大部分人一样,读了十几年的书(学校),“学院派”的学习方式根深蒂固,把知识当做学习的主体。不过,职场上的人至少应该领悟到另外一种学习的思路——通过学习,完善自己的思维能力、行为能力。最终,我们需要在这个社会上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知识是不能直接兑换成“价值”的,能兑换成价值的是“能力”。所以,从完善能力的角度去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效果也会更加突出。
当前,我正在学习python,方法就是直接跟着师兄做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师兄很少给我直接讲解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在一次一次功能实现的过程中培养我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程序员来说,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即可,遇到记不清楚的地方去查找资料就好。我应该培养大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只把它当做硬盘,去记录一大堆知识。
2、产生价值
知识不跟自身结合,毫无用处。我们知道,除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之外,一个在他人看起来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有可能在你眼中却毫无价值。同样的道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对我们都是有价值的。只有当知识能够跟我们自身相结合,指导我们思考、行事,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才会发挥出它的价值。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能够将知识用起来,才是让其产生价值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用起来”,简单来看最直观的方式是“改变”,改变自己,改变他人。学习的知识能够引起我们的反思,就已经在改变我们了。经过反思之后,我们的行为会发生变化,进而就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所以,除了“反思”之外,“形成文字”和“教会他人”都是“用起来”的直观表现。
3、思维模式
这里主要讨论两对思维模式:“里程碑模式”和“终点模式”、“主人模式”和“消费者模式”。
几年之前,我已经意识到我们这代人需要“终身学习”,所以,“终点模式”自然而然被淘汰。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外界的反馈,这个时候“里程碑模式”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我们在某个领域中精进的时候,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些目标,这些目标的达成,说明我们在这个领域取得的学习成果。
“主人”和“消费者”讨论的是态度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做主人,让知识为我们的目的服务,而不是我们围绕着知识转圈。这种思维说起来容易,做到其实很难,尤其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但是,面对人生后面漫漫的几十年,我坚定地走上了改变固有思维模式的道路上来。
二、关于“设定目标”
“SMART”方法我曾经读到过,但是由于没有多少实践经历,对“设定目标”、“完成目标”的概念和感知非常浅薄,以至于看过之后就忘记了。这次在看到这五点的时候,跟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情结合紧密,直接无缝地对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了。结合“SMART”方法,我重新修改了对“设定目标”的理解。
1、强烈的愿望:明确这个目标是我非常强烈想达到的目标。这将会在践行目标的过程中为我提供强大的动力。
2、明确性和结果导向:概念要清晰。目标的描述要非常清楚,不能出现歧义。因为人对具体的事情拥有更强的感知能力,当一个目标足够明确、甚至能够以更加形象的图画形式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实现这个目标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同样,如果能够将达成目标之后自己的变化也具象化,那无疑又是一个强大的动力源。
3、可衡量的:主要解决反馈问题。我需要给自己一些看得见的心理预期,定时给自己一些反馈,让自己看到目标实现了多少。所以,目标要能够量化,能够拆分成若干子目标。
4、可实现的:子目标必须能够马上着手去做。这一条可以解决拖延的问题。当每一个子目标都小到可以马上着手去做的时候,剩下的事情就是把一件一件的子目标完成就好了。
5、明确截止期限:要给自己设定截止期限,鞭策自己。
三、心态
好的心态在任何事情上面都很重要,学习上面当然也是一样。
1、问题和机遇
若能提升反思和提问水平,每次遇到的问题都是很棒的学习机会。当我面对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感到沮丧,因为问题意味着我目前解决不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每一个问题确确实实为我提供了一个提升的机会。当我想办法把问题解决的时候,就是自己能力提升的时候。当然,这需要我拥有良好的心态,否则,问题就仅仅只是问题,除了给我带来烦恼,什么也带不来。
2、焦虑和梦想
真正清楚自己梦想的人不会焦虑和迷茫。对照自己,确实如此。当我的目标或是梦想变得模糊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而当目标或是梦想清晰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实现目标,如何实现梦想,根本就没有时间焦虑。类似的,真正拥有能力的人不轻易失望和沮丧。至少,当我有方法论的时候,即使遇到了问题,我也知道该怎么办,而不是束手无策,自怨自艾。
3、聚焦核心
很多时候,我总感到自己的能力欠缺,却又不知道如何提高,努力不得其法。其实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方法自然就出来了。作为程序员,核心能力由看文档、读源码和实际动手三部分组成。对照行业的优秀者,发现自己的不足,相应补上短板就好了。
4、轻重有别
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投入。生活中很多领域无须投入大量的注意力去建立知识的“大厦”,只需要投入相对少的注意力,建立其刚好够用的“经济适用房”就可以了。把更多的注意力房子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又或是在工作和事业方面,建立起宏伟的“大厦”。
后记:
整本书读下来,收获总结主要有三点:第一,知识能够对接自己(曾今的体验或是已有的知识体系),才算吸收;第二,知识能够用起来,才有价值;第三,好的心态总是做好事情必不可以少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