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会作出无数的决策,对这些频繁的决策,我们从来就没有好好地思考过,哪到底应该如何作出这样的决策?从起床洗漱应该用什么样的产品?到出门开车还是做公交?甚至到了单位,今天的一天的工作,我们都是自己的随意作出了没有任何根据的安排,但是在每次决策之前,我们对每次决策心里预期都有自己的“锚”,今天就聊聊这个锚是如何从大脑里起作用支配我们行为的。
第一 我们最初看到的世界,就是这个世界对你的锚定
我们生活在一个千奇百怪的世界里,我们时刻都在做人与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但是,你从来都不知道你的出价是否合理?在你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第一次交易产品的价格会以往的经验和价格作出这次判断。你无论看到什么?都是第一次价格的俘虏,你以后的就会参考这个价格消费同样的东西。
你从来就不知道一颗黑珍珠的价格,不过你知道一颗钻石的价格,在结婚的时候你给最新爱人买买过一个和那个黑珍珠一样大小的钻石,如果把一颗和你以前买过的钻大小一样的黑珍珠和钻石放在一起,那你对着黑珍珠的认知一定会和那个钻石联系起来,用钻石的价格匹配黑珍珠的价格。事实上黑珍珠真的和钻石是同样的价格吗?你对此知之甚少,或者完全不知。等你查阅有关资料后发现黑珍珠在非洲遍地都是,这时你对它等同于钻石价值的认知立即崩塌。你用非理性的思维方式,以钻石的以往价格认知来确立的黑珍珠的价格,是多么的愚蠢呀。
理性的方法是时刻告诫自己真的不需要一颗黑珍珠,等你逐步了解了以后,再决定是否买一个黑珍珠来替代一个钻石。我们要时刻的告诫自己,切断以往的钻石价格与黑珍珠的关联,尽管它们被放在一起。通过独立的自我判断来确定真正的价格。
第二 我们真都需要跟随着“乌合”一起行动吗?
如今独立思考的人不多,跟随大流的人比比皆是。那些出售保健品,保险产品的人都是随着某一个人的行为而跟随而至。这就是现代版的“羊群效应”。
某天大早你出门想吃早点,你路过一家早餐店发现有2个人排队。你就会不由自主的跟随在后排队,这个时候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等你吃了早餐后发现这早餐真的不敢恭维,你似乎后悔了。你回想起为什么会排队吃这样的早餐呢?奥,原来是排队的人多了,就认为这家早餐一定不错,后面的排队的也是你一样的想法,导致早餐吃饭的人络绎不绝,这就是羊群效应。事实上,我们是被排队锚定了,既然有人排队,那一定是好的,大脑在这里就完全成为非理性决定的机器,正确的方法是真实看看早餐店卖的是什么?有适合你的早餐吗?而不是看到排队就锚定早餐是非常适合你的。
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很多,你自己就会发现参加了很多与自己无关和无意义的集体活动,在一种强烈的氛围中,你就不自觉的就加入了这集体活动。“羊群效应”时刻都在,它弱化你的独立思考,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第三 你自己如何在决策前发现和克服哪些“锚”吗?
生活中的“锚”太多了,你在无意中就会被锚定,即便你理性思考锚,总是存在于你的大脑里,从购物一件衣服,到买一辆豪华车,最终都是锚定的结果。那如何克服这一现象。那就是我说的你的独立思考,独立思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比如说你单位的同时都开50万以上豪华车,你确开着10万元的普通车,你决定应该买个50万左右的车和同事开车的档次基本拉平。这时候就应该学会的是独立思考,你问自己一下:买50万车能用在自己那些生活场景,我真需要一辆50万的车吗?豪华车的配置都有用吗?我需要一辆车的目的和用途是什么?还好,你发现你就是上班开一下车,车基本就停在车库,最后,你理性的决定10万的车完全满足你的需求,你把买车的学用于其它发挥的价值也许更大。
苏格拉底说,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或许现在到了清点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印记和锚的时候了。即使它们在某一时间是完全合理的,但现在,它们仍然合理吗?一旦对旧的选择做了重新考虑,我们就会向新的决定、新的一天、新的机会敞开大门。这似乎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