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腊八节就要到了。每到腊八节我就会想念母亲,想念母亲为我们兄妹四人做的最后一碗腊八粥。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栽秧打谷、喂猪养蚕、裁衣做饭,样样精通,里里外外一把好手。随着时光流逝,母亲做的很多东西都已经消失不见了,但那一年母亲做的那碗腊八粥却永远记在了我心里。
那是1978年的冬天,当时物质并不充裕,我们这群孩子天天盼着过节,因为过节能吃顿好的。所以当母亲说她要做腊八粥时,我们都很高兴。母亲初七晚上做腊八粥时,我和姐妹们围着锅台,眼睛里露出迫不及待的目光,盯着母亲看她向沸腾的开水锅里下碎玉米、碎米,待把水烧开后又下了少许泡涨的大豆、绿豆、蚕豆、花生米,母亲用菜刀切着两根胡萝卜和几根蒜苗,准备往锅里下菜。这一简单操作,是最原始的煮腊八粥的厨艺,这一情景一直铭刻在我的脑海里,久久难以忘怀……
母亲做的腊八粥虽然没有加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葡萄干等,但有各种豆子,还加有红苕,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腊八粥熬好后母亲放了点糖精,糖精、味精之类的东西在那时候是很稀有的,一般不会拿出来用,只有家里来客人了才会拿出来待客用。
说好了腊八粥要等明天过节时才吃,但母亲瞧不过我们兄妹四人的谗相,每人给盛了小半碗。我和姐妹们狼吞虎咽,风扫残云般把半碗粥吃下了肚……这一碗母亲做的腊八粥,是我今生吃到的最香最甜的腊八粥了。
第二天的腊八节,天空还是阴沉着脸,寒风还是呼呼地吹。中午时分,一切来得这么突然,令人猝不及防。母亲突然头发昏,栽到在地,我们忙把母亲扶到床上。父亲赶忙去叫人,把自家的马架椅用两米多长的竹杆捆绑成滑杆,准备抬母亲去10多公里外的医院看病,可赶来的叔爷幺爸们一查看,说母亲已离我们而去了。
只有10多岁的我伏在母亲身上痛哭,一岁多的弟弟还掀起母亲的衣服要吃奶。母亲啊,你最终没能吃上你自己熬煮的腊八粥,就弃我们而去了。之后,每一年的腊八节,我们家都不会去煮腊八粥,腊八粥成了大家心里的一种痛。
时光,总是倏然而去,转眼40多年过去了,为了留住母亲的影子,我已经开始准备桂圆、大枣、花生、核桃了。在今年的腊八节,我要仿效母亲,自己动手为家人煮一锅现代的糯米红糖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