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生命最好的礼物。
悲伤,是我们为勇敢去爱所付出的代价。
翻开书,就被这两句话所吸引。
死亡,代表着一个个体的消亡。人们很少去谈论它。但它又是每个人最终的结局,没有人可以不去面对。我们都曾经、正在或将要面临自己或所爱之人的离世。
生命的消逝无法阻止,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了无遗憾的和所爱的人告别,和这个世界告别呢?
最近读的《生命的礼物》,这本书是由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欧文·D·亚隆和他的妻子玛丽莲·亚隆共同合著,他们从十几岁开始相爱,共同度过六十多年,在面临晚年的病痛和折磨下,依然保持着体面和从容,当时玛丽莲87岁,她身患癌症到了生命的尽头。书中记录了她的病情以及她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反应。这本书也是他们献给彼此最后的礼物。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从面对死亡中去学习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当下的生活。
放手不是不爱,而是尊重
选自《生命的礼物》p10
今天,当她再一次跟我说不想再活下去时,我用和之前不一样的方式回应她:“玛丽莲,我们之前谈过,病人重病不治,且承受着极大痛苦的时候,按照加利福尼亚州法律,医生有权协助他们。我们的朋友亚历山大就是这样,记得吗?最近几个月,你说过很多次,你现在还活着,只是因为我,只是因为你担心你死后我活不下去。我想了很久。昨天晚上我躺着没睡,想了好几个小时。我想要告诉你,你听着,你死了以后,我会活下去。”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都是在医院过世的,身上插满了管子,医生和家人们竭尽全力的去延长病人的生命,这导致最后的那段时间病人的生命质量非常的差,临终时没办法好好和家人说话,交代后事。病人也只能被安排痛苦的延长一点点生命。
欧文自然也舍不得玛丽莲离开,但比起让她痛苦的延长质量极低的生命,欧文选择尊重玛丽莲。
放手不是不爱,而是尊重。
同样,日常生活中,是否也能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当恋人觉得和你在一起不再快乐充满痛苦,选择离开时,可否体面的放手呢?
当父母出于经验,要求孩子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职业时,可否尊重一下孩子的选择呢?
我们永远无法做好准备
选自《生命的礼物》p7
父母去世的时候我都在场,或者算是在场。父亲当时就坐在那儿,近在咫尺,突然间,他头一沉,目光就凝游在了左侧,朝着我的方向。一个月前刚念完医学院的我,立即从我姐夫(他是个医生)包里掏出针筒,给他的心脏注射肾上腺素。然而为时已晚,父亲死于严重的中风。
我们经常对自己做出的行为懊悔不已。
我从小身高就是全班最矮的,长大了也没长高,后来得知情绪也是影响身高的一个因素,我就常想,要是我没有生活在爸妈每天都吵架的家庭就好了,要是我能控制自己,不受他们影响,不总是哭就好了。
高考语文的时候,我先写的作文,最后才做前面的题,由于作文花费时间太长,导致最后一题没时间写,我想要是我作文写快点就好了,要是我先写前面就好了。
长大后买房,要是我选择买那个就好了。要是我不那么早买就好了。
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的“要是”,欧文他学医也无法拯救近在咫尺的父亲。我们要做的是全然的接纳发生的一切,全然的在当下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
今天看芒果tv的《乘风2023》,我看当分数最低的谢欣看到一个她想要表演的舞蹈时,她毫不犹豫的站出来说“我要这个。”要知道,分数是会影响整组的晋级的。她没有说,“要是我分数高点就好了。”而是对队长说“我很想要这个舞蹈,但我可能拿不到很高的分数。”而Amber队长也给了她支持,“没关系,分数不重要。”
是的,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完美和刚刚好,想要什么,直接去做就好了。
写在最后的话
正因人必有一死,所以人才有驱动力。死亡,是生命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