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初三的“二模”考试,今天又是紧锣密鼓地开始网上阅卷,在阅卷的过程中,发现此次考试虽然题目不是很难,而且第一轮的复习也已经进行块结束了,很多知识点是刚复习过的,但是从阅卷情况来看,还是如此不理想,进一步想,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一个是昨天我在日记中写的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还有另一个就是考试这种制度对于语文学科的评价机制是否合理。当然,我想要谈的是,考试,这种“一考定终身”的体质的偶然性对于一个人的评价的运气上的不公平性。
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偶然运气的概率上的不合理性,不仅仅对于语文学科,对一切学科都有这样一个偶然与概率上的不合理性。即题目的一次性,一张试卷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学科知识,然而,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不仅是具有他自身的个性来体现的,还有在知识领域具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区别,孔夫子几千年前就有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就是无论是各种类别的学生,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在同一门学科领域,对于具体的知识点,是有不同的兴趣或接受、理解的程度的。这一种应该是极其正常的,也是世界丰富多彩的本质。然而,在考试这一人类社会为了选拔而区别所作出的极为有限的制度中,对考试就已经提前设定了必须面对统一的试题即内容,而且只有一次机会,来判定你的优劣,并且以此作为你未来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和可能性,这种看似公平但实则不合理的制度中,是以牺牲人的丰富性来成就选择某一部分所谓的优秀者的制度。实际上,学生可能在某一次的考试中对此次考题不擅长,但不一定下一次考题依然不擅长,在此还不考虑考试的应试心理素质问题,事实上,应试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于是,一次考试决定学生的能力尚且不可靠,以此来决定人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享受的教育资源就更有待商榷。
其中,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这种“考试”本身就不合时宜,因为内容上,语文的模糊性和可能性决定了考试的一次性与答案的唯一性是向违背的。曾经看过看过孙绍振写的一本关于语文考试的书,其中就提到了语文最能体现学生能力的只能是写作这个综合性的考题,然而,在评价上又存在很大问题,人的主观性决定了对同一篇作文的不同评分,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更不用说评分者的欣赏评价的趣味与能力了。而对不能评价的就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托福考试的客观题——选择题。之前语文学科考试的选择题还比较多,现在日益减少,说明命题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客观题对于语文能力的评定的尴尬境地。在那本书中,作者孙教授就曾说过,一个选择题有ABCD四个选项,事实上,很多时候,参考答案是A,但是,其实B也不错,C也还行,D也是可以的。这是语文的模糊习惯与可能性决定的。然而,为了选拔的可能,必须得有一个,于是,命题人就只能勉强选一个为所谓的参考答案,然而,给出的这个答案,真的经得起推敲吗?真的是对的吗?很值得商榷!当然,真不是说语文的泛答案化即没有答案,而是在一定的语境这种,读者可能有自己的多种可能的理解,又语文学着就说过,一篇文章只要发表了,对它的理解基本上就不由作者决定,而是由读者决定了。这是极为有道理的,这就是语文的理解的模糊语可能性,也是基本的文本解读的含义。而在命题人的理解中,尤其是他们给出的某些答案中,即使是作者本人来读自己的文章,也答不出命题人要的答案,在很多情况,自己的文章考倒自己,也是常有的怪事,这是很多著名作者说过与遇到过的事。这也再一次验证了,文章一经发表离开作者,它的理解就由不得作者了。
这些事实,都说明了语文考试的不合理性,对学生的不公平性,由命题人的一纸试卷就给学生的语文能力判了死刑,你能说事公平的吗?而事实上,语文考试成绩往往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或者说常常是相反的,语文能力好的学生即写作与阅读能力强的人,应试能力未必好活语文考试成绩未必好,相反亦然。从概率上来说,在语文考试这个事件上,真正只能说是一个偶然事件,而非必要事件。语文考试成绩好,很可能只是说明学生应试能力强,并非语文综合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写作表达能力强。目前,笔者所教的学生也不乏其人,有个别学生语文考试成绩并不好,但是非常爱好阅读,并且能读后写,写而精,写作习惯很好写作能力很不错。笔者本人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高考生,当年语文高考总分150分成绩仅考76分,但是笔者喜欢阅读和写作,这种对文学与写作的兴趣与爱好,一直维持至今,已经潜移默化为笔者的生活方式,并且在20多年来的持续自主阅读与坚持写作中,无论是在阅读上还是在写作中,都有了一定的进展,而且自认为在语文教育教学理念上有了脱胎换骨的更新,不再把语文教学当做是教课本,教课文知识,而是真正一教材为蓝本,为契机,为指引,来进行一定的课文取舍,在取舍中根据学生所需要的语文知识,从最佳语文课文中提取学生需要的语文基本知识,这是用课本课文教学语文基础知识,而非按部就班,奉教材之命,不敢越雷池半步,亦步亦趋地教教材。这就是之前语文教学之所以低效甚至无效的根本原因。
而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最根本的是在老师的影响与指导下,在接受一定的语文基础后,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并从此养成阅读的习惯与品位,以及形成写作的良好习惯与表达能力。正如“功夫在诗外”,语文的真正功夫在课外,而非课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在阅读习惯之上形成良好的读书品位,以及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逐渐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这是学好语文以及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的不二法门。于是,在最近10年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致力于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良好书面表达习惯——写作。在阅读上,在班级构建图书角,由学生自主从家中带书到班上分享,并且对教材作出取舍,赢得学生课堂上看书的时间,真正落实课外阅读的课堂化的实践,在我的带领下,师生课堂共读,每周至少两节课的学生自主自由课课外书籍的阅读。逐渐培养起来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形成了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写作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善,虽然,会阅读不一定会写作,但是要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必须得有大量的优秀作品的阅读,因为阅读是储备,写作是输出,没有积累,自然很难有好的输出。而在写作上,除了前面的阅读习惯和储备的准备,还辅以每天一篇日记,以日记小片段化与自由化写作形式,减轻学生做写作的畏难心理,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同时,自主建立学生作品发表平台《星火》,较好地提高学生的作品与读者意识,鼓励与表演学生的写作信心。通过三年来的践行,虽然笔者在时间上付出了常人不敢想象的代价,但是看到学生在这两方面上的微小进步与改善,觉得是很值得的。从此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上长久未能有起色的现状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这是一个自我的语文教学的改革与践行的实验,也正是由笔者所主持的区课题《初中写作学困生畏难心理扭转策略研究》的由来。任何改革,只要认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然而,付出也必然会有收获的,那就是学生从心灵深处散发出来的语文气质——爱上阅读和喜欢写作的语文人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