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三次的教师节与中秋节同一天,这样的节日,我们需要居家度过。
1.清晨的调整
昨晚先是学生云见面,紧接着共读了两个半小时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完成每天必做的事情后,已经十二点半。连续五天熬到深夜,有些体力不支。昨晚梦里全是共读的那些词汇。早上醒来,脑子都被那些词语塞得满满的,沉沉的,背上像负了重物是的有些承受不住,颇有些共读走火入魔留下后遗症的感觉。直接这样起床,精神肯定不好,今天一天就报废了。试着用正念练习调整一下。
打开身体扫描练习语音引导,躺着做一次身体扫描。音乐声起,跟随导语,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然后从腹部开始聚焦,下移注意聚焦点到大腿、小腿、脚部,再到脚尖停留。然后从脚尖开始,从下往上,依次慢慢扫描到头顶,最后再做一次整个观照。二十分钟,不断地走神,觉察,接纳,再不断把自己拉回当下,拉到对身体的扫描上。
起床,感觉整个身体轻松了很多,大脑里凝结的那些词语也被化掉了。哈,今天可以好好过节了。
2.户外的透气
跟妈妈商量,今天有两个小时出门买东西的机会,我已经被关了12天了,换我出去透透气。
门口志愿者登记出门时间精准到分钟。出了小区门,到处店门都关着,冷冷清清,只有几个卖菜的门店和药店开着门。遇到的人都是急匆匆地去买菜或者提着大包小包东西回家。听说在外面乱走是要被zhua走的,我不敢在街上逛,只是慢慢往菜店里走,慢慢回应着各种祝福的信息。每年的教师节,都会被学生们满满的祝福装满。
蔬菜店里人满为患,排着长队,看着大家大包小包地买东西,会激发在场每个人屯菜的欲望。我买了妈妈爱吃的盐焗鸡、无骨凤爪和蔬菜、水果。
前后花了四十分钟。两个小时才用掉四十分钟,太浪费了吧?可是待在外面的风险抵消了我对自由的向往。万一被当做游民就麻烦了,还是回到小区最安全。在小区排队做完核酸,已经是中午十二点。
3.云上的聚餐
闺蜜们在群里发来腾讯会议的链接。正奇怪着大中午的都要吃饭,咋还开会呢?点进去就先听到嘻嘻哈哈地笑声。紧接着就是大家的笑脸。原来大家开着视频一起吃午饭,搞云上庆祝会呢。
是谁这么有创意?简直太好玩了!为了配合大家的仪式感,从不主动喝酒的我也倒了一杯红酒,和大家举杯庆祝。
吃过、笑过、喝过,然后,我这个喝酒潜力股就理所当然地晕乎乎地去睡了一大觉。
4.实录的整理
下午本来要看课例,结果网络实在让人捉急,只好放弃。
整理了最近两周共读实录我承担的部分任务,足足花了我四个小时。我们花了九次共读了《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前五章,每一次都是近三个小时。可是小龙老师说:“大家不要骄傲,我们目前只是在去情境化的基础上有一个浪漫的感知,离情境化运用还远,需要反复地刻意练习。为什么要研究这本书?追求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什么,是能够实现目标吗?怎么实现目标呢?就是要教学目标清晰。教学过程清晰、评估清晰,都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评要一体化。分类表使用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帮助我们建立教学评体系。另一个好处是什么?展开有效的教研。教研不是说你这样教好那样教不好。第一步,应该先说我们彼此的目标,你的目标是什么?我听了课之后,听出来的目标是什么?是不是你想实现的目标?这样彼此就能够有一个对应。”整理实录的过程,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很充实的过程,虽然目前读这本书还是懵懵懂懂。
5.电话的欢乐
又打了十个孩子的视频电话。一见着他们的笑脸,我的心就被融化了。每个人一见面就向我祝福,我今天赚翻了。
我问的第一个问题都:“这几天心情怎么样呢?”说“心情好的”,就谈谈经验,说“心情不好”的,就一起想想调节的办法。
第二个问题:“老师为什么这么关心你们调节情绪的方法呢?”
“老师害怕我们这几天被关出毛病了。”
“老师希望我们随时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
“老师想把听到的方法传递给其他学生。”
“估计老师这几天心情也不好,希望我们想办法帮助一下。”
……
哈哈,我最喜欢第四个好玩的答案。说得没错,老师很多时候也需要学生的帮助。
6.窗外的声音
电话打完翻看朋友群里,被圈里各种花式庆祝中秋的视频霸占。晚上九点左右,我们的窗外传来一阵阵阵狂乱的叫声。我正担心这这样的吼叫会不会吓到那些孩子们。周围很快陷入了寂静。
“你们还好吗?中秋节快乐!”突然,一个高亢的男声划破寂静,应该是我们小区楼上的声音。左边小区一个孩子的声音传出来:“谢谢”。右边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也在回应着谢谢。
听到这清晰的声音,内心突然涌起一阵感动。同是居家gl人,祝福何必曾相识。
这样一个奇特的教师节,自得其乐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