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城关镇东街小学 李晓爱
优秀学生总是惊人得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面对那些优秀的学生,教师不用放很多精力在他们身上,他们总是乖乖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当教师面对那一个个千差万别生龙活虎的“后进生”,他们一旦出了点小问题,大部分教师总习惯先对他们进行批评、写检查、罚扫地……然后再对其讲道理,进行所谓的原则性的指导。但是据我观察处罚和枯燥的说理是不能触及后进生的灵魂,反而会拉大老师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每个老师:也许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在错误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教师永远都不能绝望,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就会充满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能放弃,绝不能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还告诉我: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法,就不会有永远的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用毕生的精力在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在他的眼里,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后进生,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所以他对后进生从来不放弃,而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研究学生特点,进而寻找到帮助学生的方法,最终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想,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这么做,是跟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
苏霍姆林斯基给学生自编几百道习题。我想,那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熬出来的。面对后进生,他等待着。不急于一时,而是三年,五年地等。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啊。对于后进生而言,他需要的是50+3+5+7+10+5=80这样的成长,而无法奢望50+40=90这样的成绩。苏霍姆林斯基深知这样的道理,所以他一直等待着。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言语之间,我读到的是他对学生的爱。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我还听到过这么一句话:“想想如果你是孩子,想想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用怎么样的方法去对待他?去帮助他?”“教书育人”四个字中的后两个字太难了。“育人”是一辈子的事情,也是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事情,也唯有爱,能解决这一辈子的事情。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它长大,陪着它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本来就是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