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续写了几篇关于年度复盘总结的文章,今天是更文的第四天,这几天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开始对外公开写作,顺便立下2023年写100篇文章的flag,无论好坏先开始写起来。
但同时内心又有很多声音,坚持几天写不下去了会不会很丢人?写的内容不吸引人没人看怎么办?文笔很一般被别人笑话怎么办?突然某一天没有内容可写怎么办?真的能写到100篇吗完不成啪啪打脸怎么办?等等等~
这些声音已经出现很久了去年十一就想开启了还买了写作课,每当这些声音出现时内心就很纠结和拧巴,既很想开启但又怕坚持不了,对未知没有信心。虽然心里也会出现很多鼓励自己的话语和道理,但都无法打消顾虑和纠结,一直没有迟迟开始练习写作。所以从知到行,真的是有很大的鸿沟。
然后我又问自己为什么想提升写作能力,为什么想用文字记录?我想起了之前收藏的关于写作一段非常励志的话:
要为自己的成长而写、为众人的需求而写、为长远的价值而写、为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写。
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也要坚持输出和成长,收获的反馈和奖励都只是意外和惊喜,不是必然和期待。
内心深处想去做一件事,只管去做就好了,少一些得失心,多一些过程的努力,只要开始了就在进步,起点是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趁2023年第一天,把这个小愿望立下今年写100篇文章,开始写吗?开始吧,就今天!
激励我要开始对外输出还有一个原因,是今天早上回听罗老师的跨年演讲中,他讲了两个故事。
其中一个《甘地与糖》的故事,甘地他其实不需要身体力行之后,才知道吃糖不好。吃糖对身体不好,这就是个道理。但当甘地加入了自己戒糖的行动之后,听在小男孩耳朵里,这句话才更有说服力。
说老实话的更高境界:先以自己为道路,再为后来者开路。
对我来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先突破自己的局限,自己先做到说出的话才更有说服力,当道理穿过了身体,再传给别人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你的一部分。所以新的一年是要更加身体力行的去行动去践行,知道还要做到。
另一个是罗老师自己的《60秒与10年》的故事,12月21号我也在好几个社群和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罗老师告别逻辑思维60秒的10年,十年赶一段路,10年,还真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能把一件事日日坚持做十年真的让人敬佩。我在反思自己做很多事为什么总半途而废,是否对自己少了一些耐心,做任何事总是期待快速看到结果,而少了一些专研和坚持。
他说录这60秒的逻辑思维,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反复录,一直录,直到正好60秒。大道至简,很多道理都是很朴素的,都是常识,从来不缺方法,缺的是行动。也许开始每日倒逼思考和输出是挺痛苦的,但是痛苦痛苦着也许就习惯了,很期待后面发生的故事和新的感受。
所以决定从今天开始也给自己挖这么一个洞,每天努力给它补上,就是王阳明说的那句话:“持志如心痛。”
心里有一个做事的志向,就像心里有个痛处,时刻提醒着它的存在。不是摩拳擦掌,不是下定决心。它始终向世界张开,需要用全部的精力去填满它,到处搜寻资源去完成它。
我也不知道接下来输出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但我想做才有答案,期待今年完成100篇文章输出时,我又有什么新启发和感受。
今天是元旦,你有今年特别想完成或者想开启的一个小愿望和目标吗?不如就从今天就从此刻开始吧,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