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市,因为一本书,而爱上阅读。时光流逝,一晃已近三十而立之年,为人父母方知知识的力量源泉的宏大。
《家庭的觉醒》书中一句话写的很触动于我,“当我们在育儿过程中迷失的时候,孩子拥有提醒我们的能力”,通俗的理解孩子就是来父母的教练!
我记得第一次接触这本是樊登老师的帆书讲书,因为给孩子确定学校看到线上热度排行推荐而听的书,我脑海记得内容是樊登老师讲述告诉我们作为父母要有觉知和觉醒的养育孩子。第二次,某个周末读书会老师播放给我们听,从心理学角度简短讲述孩子的教育,父母要有觉醒和接纳自己,接纳孩子、活出自己的样子、榜样的力量等等。第三次,再次接触和书友一起发起本书的读书会。
而当我自己阅读完这本书的时候,让我瞬间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之感。书中的内容让我收获满满。
第一, 我们的孩子需要也被尊重。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有强调了尊重的需要。然而生活让我们成年人只要我们需要被尊重,在孩子教育上我们要求的是孩子需要顺从。我们所以的一切都是以爱名义为了孩子好,要求孩子听从于我们的内心,而不是孩子需要什么,孩子有的想法是什么。看到孩子不好行为我们日常问问一下我们自己,我们尊重孩子了吗?孩子被尊重了吗?
第二,孩子需要被看见。我们每个人需要被看见说明我们需要获得认可和理解。当时我们去看见他人身上的不管优点还是缺点时,对方都能感受到我们看见的力量。每个孩子都希望问三个问题:我被看见了吗?我有价值吗?我重要吗?书中提到“当孩子觉得被看见,认为自己有价值,并且觉察到他们是作为一个人,而不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而获得重视,他们便能感觉充满力量”。
第三,接纳自己,接纳孩子。我们成为父母,当自己能量不够大的强大的时候,对于孩子的行为出现时总是牵动我们所有情绪,然后情绪大爆发,接着倾盆大雨把孩子数落一遍又一遍。孩子的情绪接着跟着我们大人的节奏走。因为语言就是最大厉害武器。当我们自身由衷接纳自己不完美,疗愈自己过往创伤,看到孩子的种种行为,能够看到孩子需求,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我们就能活好当下。当下力量也会让我们学会满足,而不是源于自己过往不完美而强加思想给予孩子,让自身恐惧渗透式地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第四,让孩子成为想成为的人,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当我阅读到这篇幅内容时,让我不禁的想起之前看到胡适先生写给儿子一封信。信中娓娓道来,胡适写给儿子的信: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
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
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
你便无需报答我。
反而, 我要感谢你,
因为有你的参与,
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
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
我并不是你的前传,
你也不是我的续篇。
你是独立的个体,
是与我不同的灵魂;
你并不因我而来,
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
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
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
去掌控你的人生。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个体,他/她自己的思想婴儿到幼儿园时期,孩子的世界是身边最亲近的抚育之人;小学到大学,他/她的世界除了抚育之人,更多的是同学、老师、朋友;学业结束后,步入社会,他/她的身边是同事、上级领导、合伙人、朋友。他/她的思想会因为身边朋友而慢慢发生变化,而走向成熟迈进一步。而他/她小时候成长环境思想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却深受于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需要成为孩子引路人,而不是孩子遥控器!
第五,合作与共赢。在日常工作团队中,我们总是强调合作和共赢,在教育之路也适用。我们所需要的,就是用我们的觉醒去检视孩子的愿望。书中列举一个事例:冲突-青少年孩子想在外待着晚些回家,家长不同意。传统解决方案和新解决方案都说明出来,最后我们会发现尊重孩子与孩子进行合作方式达成彼此的目标是最佳方案。
书中告诉我们遇到问题,妥协是出于一种匮乏感,而合作性谈判要求我们接受这样一个认识,生活会赐予了我们无尽可能。
家庭成员觉醒和认知,我们会引领孩子成为自己心里的自己,且亲子关系会更融洽!
一起读书
去阅读,感受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