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雅克萨之战的前因
雅克萨位于黑龙江上游左岸,这里原本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对黑龙江名称的记载,中国历代王朝都对这里实行有效管辖,现在遗存的历史文物也证明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雅克萨”是女真语的音译,含义是“涮塌了的江湾子”,该地是黑龙江上游的战略要地,也是我国东北历史上重要的边疆古城之一。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只能站在漠河市兴安镇处与之隔江相望。
雅克萨,北部是外兴安岭,西南为尼布楚,而尼布楚西部就是著名的贝加尔湖。无论是从贝加尔湖方向,还是从外兴安岭方向进入黑龙江流域,都要经过雅克萨。因此,说雅克萨是重要的战略要地,是一点也不为过的。最早居住在黑龙江上游的达斡尔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就是发现了雅克萨地理位置的重要和便利性,所以在这里筑城居住并开发了这一地区。
同样,后来的沙俄侵略者也是看中了雅克萨的重要地里位置,开始了野心勃勃的侵略计划。在1604年时,刚刚占据了西伯利亚没多久的沙俄侵略者,得知有条“大河”物产极为丰富,不仅能在两岸种植庄稼,还盛产黄金、白银、出产貂皮。这条“大河”,就是当时大清王朝的内河——黑龙江。
为了能占领黑龙江,雅库茨克督军戈洛文,在1642年把雅库茨克城迁至勒拿河右岸,向这里不断增加军事人员,进而也把雅库茨克建成入侵黑龙江流域的重要军事据点。
戈洛文作为“雅库茨克督军府”的第一任督军,无疑是个阴险狡诈之人。为了彻底占据黑龙江流域,他将每一处侵略占领后的据点都设为根据地,步步为营。他在雅库茨克建城堡、设塔楼,四周用木桩修建成围墙,形成前可近、后可退的军事据点。
在1643年夏季,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沙俄军队开始了第一次远征,这伙儿侵略者从雅库茨克出发,由阿尔丹河上溯,到达乌楚尔河,于当年10月底来到精奇里江的源头。为了能够过冬,沙俄军队四处抢掠当地居民的粮食和皮毛,并绑架当地达斡尔族的头人。侵略者的暴行激起当地达斡尔人的反抗,用弓箭和长矛通沙俄人战斗,揭开了黑龙江流域各族人民武装抗战序幕。正是当地少数民族人的抗争,让沙俄侵略者第一次侵略失败了。
沙俄侵略者虽然失败了,但借此获取了大量有关精奇里江和黑龙江的地理、民族、物产等情报。特别是得知要想顺利进入黑龙江流域,都必须经过雅克萨地区,要想在此地站住脚,就必须占领咽喉要地——雅克萨。
在弄清了去往雅克萨的路线后,沙俄在1649年开始第二次武装入侵。于1650年11月21日,用血腥和暴力占领了雅克萨城,并改名为“阿尔巴津”。沙俄侵略者在雅克萨城加固了防御工事后,以此为据点,四处烧杀抢掠,逼迫当地达斡尔人效忠沙皇,杀死了数以千计的达斡尔人。在雅克萨站稳脚跟后,沙俄士兵开始将侵略的触角伸向黑龙江中下游和松花江、呼玛尔河一带。
从十七世纪下半叶,沙俄政府又派遣多股侵略军扩大侵略。这时,黑龙江流域的各族百姓认识到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抵御沙俄的侵略,应该依靠强大的清朝政府。但当时的清政府虽然也开始关注沙俄对我国的入侵,但当时的军事力量主要用于国内的统一战争,无力派兵驱逐侵略者,只有采用了内迁的政策。从1654年(顺治十一年)起,把雅克萨地区至精奇里江流域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百姓,向嫩江、松花江上游和额尔古纳河以东一带迁移。
在此过程中,虽然清庭采取了内迁政策,但也对侵略者实施了抗击。清廷通过派兵和当地少数民族百姓合作,抗击围剿沙俄侵略者,给予沙俄军队沉重打击。其中最著名的战役发生了五起。
一是乌扎拉之战。
乌扎拉位于黑龙江宏加力河口黑龙江左岸,宁古塔东700里外。在1651年,哈巴罗夫带领200士兵侵占此地。1652年时,当地少数民族与清军合作,围剿侵略军。但由于指挥官海色的错误指挥,导致乌扎拉之战失败,导致清军伤亡重大,因此清庭把海色处死。乌扎拉之战,是清朝军队和沙俄军队的第一次交火,也揭开了中国军民联合抗俄斗争的序幕。
二是松花江下游之战。
1654年,沙俄政府任命斯捷潘诺夫为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新达斡尔土地总管”,率领军队武装入侵黑龙江流域。他们听闻松花江流域有粮食,便进去该地准备抢劫粮食。清政府听闻后,派轻车都尉明安达礼统兵征剿。此次战役持续三天,沙俄士兵伤亡惨重,仓皇向黑龙江上游逃去。这次战役是清军抗击沙俄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是呼玛尔之战。
斯捷潘诺夫被赶出松花江后,沿着黑龙江又窜到呼玛尔河。看中这里的战略要地驻扎下来。在1655年春,清庭得知消息后,再次派明安达礼统兵前去征剿,于同年四月战役开始。此次战役虽然给予侵略者以重创,歼灭俄军100余名,但侵略者倚仗坚固工事和火力优势,使战役处于僵持状态,导致清军的作战物资和粮食难以为继,只好撤回。这次战役后,清政府总结教训,为保粮食供应,把军事基地从宁古塔移至吉林乌喇,为后来抗击沙俄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松花江口之战。
在1658年7月,斯捷潘诺夫率领五百名侵略士兵,上溯到松花江一带抢粮食。 清政府派沙尔虎达率军征剿,在松花江口与俄军经过三天的激战,彻底击溃俄军,清军击毙和俘虏俄军270余人。也就是在此次战役中,侵略军首领斯捷潘诺夫被击毙,清军获得重大胜利。1659年春,沙尔虎达病逝,清政府任命其子巴海为昂邦章京,继续出兵追歼逃敌,一只追击到雅克萨,把盘踞在内的沙俄军队全部驱逐。但是清军并未在此设防驻守,这也为后来的沙俄军队侵占雅克萨提供了可乘之机。
五是古法坛之战。
古法坛位于黑龙江下游200里的通古斯卡河附近(今俄罗斯境内伯力),是我国赫哲、费雅喀等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在1660年,被击溃的斯捷潘诺夫残部约200余人,流窜到这一带,烧杀抢劫。宁古塔将军巴海得到讯息后,立即出兵征剿,痛击了侵略者。古法坛之战,除了少数侵略者逃回到雅库茨克和尼布楚外,其余均被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