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在寻找,寻找属于自己一方心灵的小院。
参加工作的前几年,自己的情绪总是会被学生,被家长所牵引。有些时候怪学生太调皮,有些时候怪学生怎么那么难教,简单的知识,他就是不会;而有的时候怪家长不配合,甚至再加上单位偶尔的一些事情,感觉总是会因为一些事情就不开心。见过农村的一头很威猛的水牛,你别看他在斗牛场上驰骋四方,可是在不少时候,他就被一根牵着他牛鼻子的绳子制的服服贴贴。以前挺佩服人的,能把牛治得这么妥贴!!另一方面,常拿牛做比喻,引导学生:你看看,牛就是这样被别人牵走的啦!自己是何其的能干!能把这原理说的那么透彻!或许在某些点,还有沾沾自喜的得意。
成家后,遇到一些矛盾,自己在某些时候会陷入一种无助,觉得好像已经做了很多,别人不理解,即使在面对自己至亲挚爱的孩子的时候,有些时候也会有一种无奈。父母也许是这个世界上真正能愿意为了孩子抛弃生命的人。当自己做上妈妈后,也给自己披上了这样的一层外衣。所以,当孩子做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自己也陷入了一种求而不得的纠结中。
我们的心为什么会被困住?什么叫自由?为什么我们不幸福?不被外界事物,不被周围的人所束缚,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这应该就是一种自由。那么,谁能给我们自由?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如果谁怎么样,我就可以怎么样,如果周围怎么样,我就可以怎么样!我们能量的源泉,一直以来取决于外界。忽然之间有一种顿悟,我们在取笑别人的情绪被人拉着走的时候,我是否想到了自己,自己情绪的绳子又在哪里?是交给别人?还是握在自己手中?
《西游记》中,孙悟空离开师父的时候,为了保护师父,为师父画了一个圈,让师父坐在圈中。我们心中何尝没有一个自己想保护的师父呢,也许在某个时刻,我们为自己心中这位师父画了一个圈,为了避免自己受伤害,我们圈住了自己的心,把所有的指责都指向外界,而忽视了自己本自具足的能力。人生最大的束缚,是我们自己的心的牢笼!
很多道理,我们都说知道,但为什么做不到?仔细思考,是源于对自己的一个觉察。当情绪出来的时候,如果我们完全依靠本能脑在做事,这个时候就会掉入长久以来形成的那种思维模式当中,这就是潜意识在影响我们的生活。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多了一份觉察,向内撕开自己心灵的一道口子,封闭就能被打破!然后思考:别人做的什么,引起我内心的一个共鸣,引发我不舒服的感觉。我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我在担心什么?在盼望什么?当在向外期盼的时候,地狱的门也就打开,这应该也就是贪嗔痴对我们的影响。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呀!此时,我们更应该想的是,面对这样的事情,别人也许让我不舒服,但更主要的是我能做什么?当把手回伸向自己的时候,我们情绪的牛鼻子就不再被别人所牵引,我们也就拿回来属于自己的能量,拿回来属于自己的力量。
让我牢记:我,即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