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Robert H Frank||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隐含大智慧

《牛奶可乐经济学》

在零碎的时间里拜读了弗兰克的《牛奶可乐经济学》,对自己的思维颇有启发。

第一章: 产品设计中的经济学

关于问题答案的简述

1.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柜却不会亮?

答: 冷藏柜打开的频率高。

2.为什么笔记本电脑能在任何国家的供电标准下运作,其他大部分电器却不能? 

答 : 有些国家电力系统提供的家用电是110伏,比如美国,但很多国家提供的是220伏。由于出差旅游等情况中,笔记本被带出国的几率很大,安装内置变速器可使产品使用更加便利。

3.为什么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门上要安锁?

答: 工业门的批量生产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绝大多数工业门,都是买给无需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地方的。

4.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答 : 相比可乐,牛奶的被储存率更高,方形有利于最大程度利用空间。

5.铝制易拉罐的生产成本本来可以更低,用矮一点的成本比用高一点的要低,可为什么人们不那么做?

答: 人在视觉上会普遍觉得高一点的罐子看上去比矮一点的要多。利用消费心理中,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成交率会更高。

6.为什么自动贩卖机卖报纸的时候,允许顾客付一份钱拿若干份报,卖饮料的时候却不是这样?

原作的答案是 : 不诚实的顾客多拿饮料能给他带来好处,可多拿几份报纸却没什么用处。拿十份同样的报纸并不比只拿一份多出什么收益来。

【我的想法: 用一个币把报纸都拿走然后用棒棒糖换一个可爱小孩去帮我用原价卖报,能收获更大利益。

7.为什么有些车的加油孔在司机一侧,有些车却在副驾驶一侧?

答:便于缓解加油站高峰期的拥堵情况。

8.为什么曼哈顿所有的出租车都是黄色轿车,而伊萨卡的出租车大多数是色彩各异的小货车?

答 : 地区性经济水平和消费方式差异。曼哈顿养车成本高,且人们大多招手打的,黄色显眼利于被消费者看见。伊萨卡依赖出租车的人少,且人们大多电话叫车,因此把车刷黄色也就没多大必要。

9.为什么硬币上的人像都是侧面像,纸币上的人像却是正面像?

答 : 正面像的刻印难度高,且纸币被复刻的风险比硬币要大。

10.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样大,但DVD包装盒却比CD包装盒要大得多?

答 : 零售商无需承担更换存储架和展示柜台的切实成本。数字CD出现前人们大多用黑胶唱片,DVD出现前人们大多用VHS录像带。

【我的想法: 这样似乎失去了出售新存储架的利润。

11.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左边,男装的扣子却总在右边?

答 : 属于历史遗留。17世纪扣子最初问世的时候,只有有钱人的外套上才钉扣子,那时男人更多的是自己穿衣,女人更多的是仆人更衣。这样装扣子方便男人也方便仆人。

总结:

第一章提出,成本效益原则,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它指出,惟有当行动所带来的倾外效益大于倾外成本时,你才应该这么做。听上去简单,付诸实践却挺难。

从产品设计方面来看:

1.产品设计要平衡买方和卖方的需求。既要包含让消费者满意的功能,也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满足卖方保持低价,便于竞争的需要。

2.产品设计要贴合实际,注重实用性。

3.产品设计可利用消费者心理。

经济学是门有趣有益的学问,在开拓思维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发散性思维无论是对我的传播学课程或是专业上来说都是需要具备的能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