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父母们可能常常被提醒,不要催孩子,孩子越催越“废”。
为什么孩子越催越“废”?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丁.弗拉维尼曾做过一个研究,他发现:经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长大后要么成了“极度依赖型”,事事不主动,全凭家长安排;要么成了“极度反叛性”,专门和父母的意见对着干。
归根结底,总是催促孩子,事实上是侵占了孩子的“自体感”。成长的过程是需要孩子进行自我探索和体验的过程,是需要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的过程。
例如在写作业的时候,孩子需要时间回顾所学知识和进行独立思考,父母却总是盯着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总是催孩子“你快点写,快点写!”如此,孩子在紧张的情绪和压力下只想着迅速完成作业,写作业的过程变成了一个糟糕的体验过程。还有,孩子在走路的时候,他看见路边的小虫子想要蹲下来看看,父母却总是催“快点走”,如此,便剥夺了孩子观察和体验的快乐。
不仅仅是催促,父母过度地引导和干预孩子的活动,介入孩子的生活,都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对抗的情绪。例如,孩子本来是喜欢弹琴的,父母却总是过度干预、严密监控,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练琴不再是自己的事,而是父母的事,他的“自体感”被侵占,他可能就会想方设法拖延时间,甚至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所以,要想跳出孩子“越催越废”、“越管越懒”的怪圈,最关键的就是尊重孩子的“自体感”,在自己和孩子之间设立界限,允许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探索,而不是严密监控,事事催促。
父母们要相信,孩子是一棵正在成长的树木,他们本身就拥有生生不息的成长能量,只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和心理营养,孩子自会成长为他应有的模样。千万不能用父母的期望和过度干预代替孩子自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