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思绪漂离到几年前的一个国庆假期(大约在大儿初二的时候),一家三口约定爬泰山。
每次出行都是我一个人运作,那次去泰山前后大约5天的行程也是如此。从路线设计、酒店预定、行李准备等方面,由我一人计划。说实在,我对这样的出游方式早已经厌倦了。而在泰山旅行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彻底爆发了我对先生的不满。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从早上驱车先去曲阜,第二天游玩曲阜后,前往泰山,到泰山山脚下已经临近傍晚,显然,不能登泰山了。
于是,我提议到宾馆周围逛逛,先生本就不愿意逛街且也没有为了陪我稍微牺牲一下的想法,所以,每到一个地方他都是在店门口等我,当时也是如此,我很不喜欢这种催促式陪伴,后又因回宾馆走哪条道而起争执,先生说原路返回而我喜欢走不同的路,他的理由是我所指的路可能到达不了目的地,而我坚持认为大方向对,路路通,不可能到达不了目的地。争执不下,最后不知怎么扯到离婚,各走各的,大儿被我们的争吵害怕得嚎啕大哭,我明知夫妻对着孩子吵架会给孩子成长造成不可磨灭地影响,我仍孤注一掷任由事态发展毫无退让之意,最后还是按我回的路线顺利地回到了宾馆。
当时,我暗暗发誓:从此再也不和先生一起出游了。果然,从那以后到现在,我们一家三口再也没有一起出游。
大儿从小就在这样一个丧偶式的家庭里长大,父亲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父亲,我一个人在孩子6个月的时候从娘家浙江永嘉回浙江嘉兴海盐生活,孩子的一切,都是我大包大揽,每年我回温州看望父母,父亲没有送过一次、也没有接过一次,小姐妹看我都非常心疼我,安慰我。我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受伤,先生上班为家里也在付出,也没觉得不妥。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明白,家是需要各方共同经营的,不是单单只有金钱这一项付出。从大儿小时候身体不好,加上我也没有喂养经验,一个月要到医院里报到一次,先生只陪了一次。久病成医,为母则刚,慢慢的我自学中医,跟小姐妹一起学习实践,自行给孩子配药,咳嗽、发烧39度以上,都是我一个人陪着孩子过来的,往往孩子好了,我接着倒了,倒了也是自己照顾自己,先生没有因为我身体不舒服陪我(生孩子除外)。
孩子在我的照顾下,从5岁开始,就再也没有去过医院了。喂养孩子的经历造就我独立的处事能力。
在孩子幼儿时期,我和孩子在小区里玩耍,看到村里的手牵手一起散步的一家三口,我除了羡慕还是羡慕。一次次呼唤没有回应,慢慢的,我做任何事情就不叫先生了,心真的被伤透了。之后碰到大部分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带娃:打预防针、到公园里玩、送孩子上下幼儿园、学特长、练习特长……
这里插播一下拍照事情:在孩子5岁之前,我们是没有一家三口的照片的,叫先生一起拍,都不参与。从25岁到35岁,这样的日子,我们过了10年,我对先生只有一个要求,我有饭吃就行。
事情从先生离开浙江到山东,开始有了慢慢地改观,先生终于认识到家里有个妻子和孩子。一年到头,我们就见四次面,10岁的孩子特别需要父亲的陪伴,于是,在先生来山东2年后,我离开了居住10年的小区,离开了小姐妹,心里非常不舍。
为了让孩子与父亲多接触,我搬到了烟台,整个搬家的过程,又是我一个搞定。…………(此处省略五万字)
不写了,再写下来,没法收尾。
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仍需要生活。从现在起,我不要当受害者,我要从丧偶式的婚姻里走出来,我要给自己“摆脱过去”这份礼物,我不再拿“我再也不跟他一起出去玩”来惩罚自己,我不再拿“我就当你是空气,能供我呼吸”来惩罚自己了。
彼此一起生活十几年了,部分习性刻入彼此的生活,不活在过去,也不活在现在,接下来就要活在未来。
我知道从此刻起,那些旧有的负面模式,我通通都释放掉,当我愿意放下过去所谓的“决定”,而这些放弃这些“决定”并不是违背自己承诺的表现,而是真正愿意与过去说拜拜。
我躺在床上,神游一圈又回归现实,已是午夜时分,准备睡了,晚安,亲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