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仙子
图|来自网络
一字一句地读完了作家安黎的系列散文《农民工》(1--6),心情五味杂陈。为安黎散文的至真、至纯、至美而心潮激荡。
安黎的文章,朴实深刻、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字里行间充满温情,又动人心魄。
作者对农民工的生存窘况、贫穷贫困之缘由,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关怀与同情,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限度内,对他们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农民工的仁慈博爱和悲悯情怀。
读完系列文章,为农民工生存境况之糟糕、生活之艰辛及命运多舛而悲情、而伤感。字字撞击心灵,令人潸然泪下……
农民工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离开生养自己的故土,告别父母、妻儿,来到陌生的城市揽工。站在背街小巷,满怀期待的眼神,等待着被雇佣。
一旦有雇主走来,便一窝蜂似的涌上前去,眼巴巴地渴盼着雇主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希望自己能被挑中,好用自己孱弱的身躯、一身廉价的力气,换来全家人的活命钱。
看到这里,我的眼前似乎又涌现出路遥《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在县城揽工的情景……心中压抑着一股悲怆之情,令我欲哭无泪,心绪难平。
农民工,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无论什么时代,农民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中一员,属于弱势群体。或许在有些人的眼中,农民就是贫穷、保守、落后、愚昧、肮脏、邋遢等的代名词。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他们生活得没有尊严,难得有体面,更谈不上什么人格。
但是,谁敢保证在自己的生活中,没有与农民工打过交道呢?
其实,农民工的生活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农民工的身影穿梭在城市的机关单位、厂矿小区、大街小巷。试想:城市建设、高楼大厦的建造,需要农民工;建筑工地、脚手架上有农民工辛勤劳作的身影;街道的环卫人员为我们营造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大学校区的安保人员、小区的门卫、保洁、护楼员等等……甚至小至沿街叫卖的收破烂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了。
有人说,城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厂矿小区等,如果离开了保洁员,这个城市将会在一夜之间,垃圾堆积如山,即可瘫痪。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人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且不说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总得有人干吧。那么,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岗位,这些脏、差、苦、乱的岗位,都是谁在干?
答案显然是:农民工!
行文至此,我突然想起了小廖。
小廖是一位来自河南信阳的农民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那时候我们小区供暖是用锅炉,烧的是黑色的煤炭。
小廖是我们小区的锅炉工。他身材瘦高,皮肤黝黑,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
每年刚交11月,小区预备一冬烧锅炉供暖的煤炭便运到了,堆满了小区的进出路口。小廖便开始忙碌起来。首先,他要用运煤车一锨一锨地把煤炭装车,运到家属楼后院锅炉房附近,堆积起来。那是一个苦差事,只有他一个人。每次他要用三、四天才能运完。
每年这个活路干完,他仿佛变成了一个“非洲黑人”。浑身上下全是黑的,脸、眉毛、鼻子、嘴巴和衣服。站在我家的北阳台上,我瞅见他弓腰驼背、十分卖力地在一车一车地装煤、运煤。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供暖后,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当我们还沉浸在甜蜜的梦乡中,家里房间的暖气片,便发出“磁儿----磁儿”的吱吱声。我知道,暖气来了。是小廖已经开始烧锅炉,给我们供暖了。
在无数个寒冷的清晨,我感受到了暖烘烘的热气。我知道这是小廖用辛勤劳动为我们换来的温暖和舒适。每每躺在床上,一股股暖流便会在我的心中肆意流淌……
小廖远离故土和亲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打工。有时与之交谈,从他的眼眸中,也能看感受到他的孤独和落寞。
他特别喜欢小孩子。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只要他一看见,便会追着孩子在院子里嬉戏打闹。这时,是小廖最开心的时刻。有时周末,我做了好吃的饭菜,也会给他端点,让他品尝一下陕西的风味和特色美食。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严禁环境污染,锅炉改为天然气。后来接替小廖打工的小王,再也不用像以前小廖那般辛苦了。每次只需按一下按钮,锅炉就可以正常启动。再也不用半夜三更爬起来,守在锅楼房前,一锨一锨地往锅底里添煤,烧暖气了。
时光匆匆,二十多年如水般流过。每到取暖的冬季,我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小廖瘦瘦高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憨厚朴实的笑容,忆起他烧锅炉时从未误过点的敬业精神。
农民工朋友们为了养家,为了生存,为了我们身处所在城市的建设、繁荣和发展,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吃着最便宜的饭菜,住着简陋寒酸的窝棚,干着最苦、最脏、最累、最没人愿意干的活儿。看人脸色,遭人白眼和嫌弃,拿着最微薄的工资,卑微地活着……难道他们不是最美的劳动者吗?!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和关爱吗?!
在此,我向作者安黎表达我对他发自肺腑般由衷的敬意!他是一位真诚淳朴、心地善良、富有爱心、乐善好施的好人;他同情农民工的悲苦境遇,敢于为农民工发声、作文、呼吁、呐喊,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善意和良知、使命和担当。
因为,在他看来,从农村进入城市,只不过是高考成绩比他们多考了几分而已。假如谁看不起农民工,在心里嫌弃和鄙视农农民工,不尊重农民工的艰苦劳动和辛勤付出,那他或许就不配做一个大写的“人”。
谁的血统里没有流淌着农民的血液?因为,在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都曾经是农民。
进入新时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已经实现了脱贫。广大农民朋友不再需要远离故土,抛家舍业,而是立足于自己的家乡,因地制宜,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各种谋生的活路,就能实现勤劳致富。比如,种植果树、做养殖、培植大棚菜、种樱桃、务草莓、侍弄葡萄,或者开“农家乐” 等,既赚钱又体面;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打理好家庭的琐事。何乐而不为呢。
让我们共同祝愿农民朋友们: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富有;生活越过越甜美,越过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