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第三章 (一 ) 整体的看世界
帕尔默认为损害教育学的分离文化,一个是出于恐惧,一个是属于西方文化当中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人们用非此即彼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不是黑就是白,将现实分散为无穷无尽的非此即彼的系列,没有所谓的中间地带,他们是分离地看世界。
如果要看清楚一个事物的真面目,要从多方面去看他,假如要看清国家的舆论,你可以去听听别国对我们国家的新闻。想真正了解自己,要去听听你的敌人对你的评判,用包容的心态去听,再结合自己的评判,就会得出整体的统一的看法。
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科技中大显身手,但同样给了我们一个支离破碎的现实观,并以此摧毁生活中的完整和奇妙。
那么如何摆脱这种束缚?怎样做到整体的看世界?帕尔默认为我们应该既不舍弃用得其所并供我们调分析的逻辑,也要努力养成虚怀若骨的心胸,从而不断扩展优质教学所依赖的联系能力。我想到了,导言部分提到,要描绘出这幅内心景观的全景图,必须通过了三个重要的途径——即理智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不可偏废。 理智与情感协同一致才能起作用,如果我们希望开启学生的理智,就必须同时开启他们的情感。
帕尔默举例说, 我30年教学生涯中得到的认识,就是在每节新课开始以新手的感觉去上课,这是何等的谦卑的去面对学生,面对教学,那是何等的整体统一。
第二点,教学总是发生在个人与公众交汇的地方,因此我想搞好教学,就必须学会站在对立事物的交汇点上。他的意思是否是说我的教学不仅从我出发,同时也要站在学生的这个立场来思考。从而实教学螺旋上升交相互交融,与学生相互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