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下午陪儿子去吃了烧烤。吃过饭,儿子、女儿和婆婆都回家里休息,老李去跟朋友打麻将,我不想回家,就在河边转一圈。
晚上的河边灯光璀璨。尽管天气特别冷,还有许多人在散步。看到三三两两的孩子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我才恍然大悟。哦,今天是元宵节。
看过许多的古代小说,里面的才子佳人,总是在上元节,在看花灯的时候,相会、相见、相知、相爱。所以说自古以来,元宵节是中国人比较重视的一个传统的热闹的节日。
小时候在村里过元宵节,每年早早的就和小伙伴儿拿着父母给准备的灯笼,一户一户的去观灯,特别要看当年新媳妇家的花灯。他们家的花灯是娘家专门给新媳妇做的,要选当年最美的花样,图案、样子、颜色都要选当年最流行的。记忆中,那种圆形的灯,中间还有一小灯,会转来转去的转灯最好看,谁家门前如果挂上这样一对大转灯,那么他家元宵节的晚上定是最热闹的,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来看灯,还会对着那些灯笼品头论足,到处欢声笑语,就像过大年,唱大戏一样热闹,我们小孩子内心则是充满了羡慕。
我结婚的第一年,早早就告诉爸爸不要给我送灯笼,城里灯笼没处挂 ,但是拗不过固执的爸爸。他还是送了一对当年特别流行的大红灯笼,大红色的喜庆颜色,再用金边装饰,下边是长长的红色流苏。因为那是爸爸送的,特意让老公拉了两条线挂在阳台上,里边放了两个电灯泡,灯笼亮起的那一刻,我内心被那浓浓的亲情,那满满的幸福所填满。
后来儿子出生了,第一年过元宵节的时候。妈妈特意买了一个纸灯笼,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让那个灯笼被火烧掉。妈妈说孩子的第一个灯笼,要烧掉,祝福孩子的一生都是红红火火的。那年的元宵节,那燃烧的灯笼,寄托了长辈对孩子满满的爱。
女儿也特别爱过元宵节。每年元宵节,白天要看社火表演,晚上要看烟花表演。村里、乡下、男女老少,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都赶到城里过元宵节。白天看社火的人山人海,每个社火队都是有各乡镇和各村所演出的,这看着就会听到一个小孩儿,指着其中的一个演员,自豪地说:看,那是我姑姑……看,那是我哥哥……看,那个是我弟弟……晚上呢?要带着孩子们,老人一起来到文化广场,来到体育馆,看烟花。看烟花的人看烟花的人摩肩接踵,挥汗如雨,内三层,外三层。有的站在房子上看;有的爬到树上看;有的站在车上看;家长们都把自己家的孩子驾到脖子上看……尽管烟花飞上天,都能看见,但是人们还是要挤到离烟花最近的地方去观赏。
那时 ,女儿带出去的灯笼总是各式各样的电子灯笼。里边按上电池,灯笼便会发出美妙的音乐。特制的灯光,美妙的音乐,往往把女儿逗的合不拢拢嘴。看完烟花,伴随着热闹的人群,我们又会来到小城有灯展的地方观赏,一直到很晚很晚,街上的吵闹声才渐渐静下来。
慢慢地孩子们都大了,每年的元宵节少了许多节日的氛围。看过了西安古城震撼人心的灯展,看过了大唐不夜城灿烂璀璨的夜景……觉得小县城的灯展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灯笼孩子们也不要,我也没给他们买。
今年的元宵节更是觉得无味。过了初六,很多人都已经开始上班,或许是去年耽误了太多的工作,今年需要养家糊口,需要早早挣钱。因为疫情小县城也不让聚集,不让放鞭炮 ,放烟花了,到处冷冷清清,只有辉煌的湖景灯和万家灯火,让这个城市不再孤独。
心里装着许多许多的事,有太多太多的纠结……明天儿子要开学,又要送孩子远行,我也要上班,一切便更觉得索然无味,元宵节也过得更加的索然无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