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9年秦国君主秦孝公的王宫大殿里一位中年男性正在以一己之力舌战群雄,他不仅不畏强权还一阵见血的指出了秦国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秦国也确实因为这场辩论让屡遭山东六国羞辱的秦孝公坚定了自己内心想要变法的想法,这位男子名叫商鞅,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秦国后来赫赫有名的商君,也正是他让秦国在今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成为实力最为强劲的诸侯国之一,直到最后秦朝的建立也与他的变法有着休戚与共的联系。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在秦国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这场变革贯穿于秦国的各方各面,使得秦国的拳头变的更加的坚硬。
大约在公元351年,一位郑国遗民出现在了韩国韩昭侯的眼前,他在韩昭侯面前细说天下大事,言辞之中既表示了自己有效忠韩昭侯的心意,也表达出了自己对天下大势的看法以及自己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没错他想在韩国展开变法,使韩国摆脱四战之地的困境,建立一份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
他的话成功地吸引了韩昭侯的注意,两人在接下来的交谈之中,他的一番话为正处在乱世之中韩昭侯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最近也就被拜了相,主持韩国的变法。
他便是郑国遗民法家著名代表人物之一申不害,后世称这场变法为“申不害变法”。
商鞅与申不害都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家代表人物,两场变革也基本上都处于同一时期,所起到的效果也都使得自己的国家摆脱了之前的困境。但是笑到最后的变法却是商鞅变法,可以说秦统一天下与商鞅变法有着不不可分的关系,商鞅变法对后世秦国的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观韩国也仅仅是一时强劲最终也没有摆脱四战之困的险境,那么申不害变法的成果究竟在哪里?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说到法家,在时间上算起来法家成熟的时间先对来讲是比较晚的,不过法家的思想雏形成型的却比较早,如果我们追溯其根源可以查到夏商时期。后来又经过管仲、吴起、商鞅、申不害、乐毅等人的发展,到了战国时期法家便成为了一个很大的学派,在诸子百家中也是大放异彩。
当然了法家也可以再细化的分类,比如商鞅便是法治的代表,而申不害是法家术治的代表。商鞅法治主张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一个国家的运转都要在规则的束缚下运转,任何人普通人都不得踏过这条红线,它所强调的是绝对的法治。
申不害讲究的是术治,以帝王之术驾驭臣子,使臣子尽心尽力的为君主办事情,做好做臣子的本分,这样国家便可以很有效的运转。
总的来说,商鞅与申不害虽然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但是两人所研究的方向不一致,也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商鞅变法为秦国后世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申不害变法对于韩国来讲也仅仅在一定时期里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
总的来讲,商鞅变法与申不害变法的立足点不同,申不害变法看似对于君很有帮助,实则坏处很大。国家的法治不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法律,而是简单的取决于君主,而也正是申不害变法使得韩国君臣之间有了一道障碍。
反观商鞅变法,商鞅立足点是法,强调的是一个国家要建立一个法制社会。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事实上商鞅也确实在为新法身体力行,他为了推行新法甚至不惜得罪太子驷与太子傅等一干权贵人士。使得秦国普通老百姓也有机会封功受爵,并且君臣之间没有所谓的术控。
如此一来申不害的变法时间一长只会使得韩国的臣子对君主有抵触一来二去韩国的朝堂也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