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家长会不同于以往,更有紧迫感和针对性,因为召开的背景是直面214天后的中考。
因为更有针对性,所以环节比较单一,如果不能共鸣会略显枯燥。家长都入座后,第一个环节是全校通过广播朗读亲子教育相关的讲稿,此后便是班主任发表讲话——家长会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环节。
讲话总的来说循序渐进,比较有层次性,内容主题系统且有说服力,起到了基本的促进家校联合教育的感染力。讲到班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出现的问题,讲到中考的改革和现实严峻性,提到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家长的建议。
一些细节性主题的分享很有意思。比如新办的民办高中的分数线,民办高中三年金钱开销,自己在职业中专的教学经历,对孩子周末玩手机缺乏精神动力现象的思考,学生年级排名和中考估分的关系等。
作为曾经在市里数一数二的初中,前两年开始按片区招生,而非择优录取,这本身就反应了中考改革的改革力度。
我坐在教室靠门口的位置,回想曾经的自己在这栋教学楼中考的情形,同一个的地方,相差无几的黑板和桌椅,却是截然不一样的面孔,感觉时代变迁的不可思议。
这一刻才深刻感知人到中年的真切现实,当我听说班主任秦老师的人生轨迹:衡南一中,南华大学,毕业后职业中专,到现在的成章中学,意识到感叹人生的况味和人到中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当下的生活状态,似乎能从过往的人生经历中挖掘某种必然性。
人到中年一切仿佛尘埃落定,可当自己看到刘晓庆、特朗普等人依旧心怀梦想、充满激情时,一方面敬佩他们积极自我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对人生似乎又多了一重新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