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讲了4个部分: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
自律部分我很喜欢,包含:推迟满足,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它要求我们面对,不逃避,积极地承受。书里讲了人格失调症,来自于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爱和关注:无法自主判断,无法承担责任,无法忠于事实。首先要判断自己该为什么事,什么人负责。
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
只有解决了“忽视问题”这一问题,他才能继续解决其他问题,才能走向下一步——世界上所有的心理治疗,本质上莫不如此。
认识和忠于事实带给我们的非凡价值,将使痛苦显得微不足道。自我反省带来的快乐,甚至远远大于痛苦。忠于事实的生活还意味着我们要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
不管个人还是组织,要想接受质疑和挑战,必须要真正允许别人来检视我们的地图。
大脑的高级中枢——判断力,必须约束低级中枢——情绪。
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克制脾气的能力。我们要善于以不同的方式,恰当地表达生气的情绪: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心平气和,有时不妨火冒三丈。表达生气,还需要注意时机和场合。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灵活的情绪系统,提高自己的“情商”。
斯科特·派克. 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 (Chinese Edition) (p. 64). 中国商业出版社. Kindle Edition.
人类只有适当放弃自我,才能领略到人生的喜悦。生命的意义存在于“死亡”当中,这个“秘密”是一切宗教的核心。
人人都可能碰到机会,做出影响一生的选择,但容易做出决策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决策者。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一个人是否杰出和伟大,视其承受痛苦的能力而定,而杰出和伟大本身,则会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表面上这是一种悖论,其实不然。
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