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本书阅读行动1-2 走近陶行知93

【百本书阅读行动计划】

过好读书的生活,修炼好坚持的毅力

【目标】2年半100本书

【打卡】第 1 天,时间:20240108

【书目1】《陶行知教育名篇(珍藏版)》

【主编】  张圣华    陶行知著

【版次】 2021年11月第1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总页数】290 页

【读书进度】6-13页

【用时】利用三段零散时间,大约1小时

读书记录及心得体会

“新教育”这一主题,他从新教育的需要、内涵、目的、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主张新教育应该是适合于时代的教育。

他对“新教育”的解释为三种“新”。第一种“新”是指根本的“新”,是“自新”。也就是适合于我们自己国情的教育,而不是学别国的教育。第二种“新”是“常新”,即“苟日新,日日新”。第三种“新”是“全新”。即内外一致、形神一致的新。

他对“教育”的解释,先引用了杜威的“教育是继续经验的改造”一说,来给出他的理解。

即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

他认为新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有利用天然界的能力和谋共同幸福的能力。前一种目的就是要有开发天然界资源为人类所用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创造的能力;第二种是培养“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国民的主张。

对于新教育的方法,他主张教育要“符合目的、依据经验、共同生活、积极设施、注重启发、鼓励自治、全部发育、唤起兴味、责成效率”。

他还讲了关于“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员、新课程、新教材、新教育的考成”。

对于“新学校”,他认为学校是小的社会,社会是大的学校。

对于“新学生”,他拆解了“学生”这一名称,并分别给出了题目的内涵。“学”就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不能像留声机一样重复先生教的东西。

“生”是生活或生存。学生求学就是天天增进高尚的生活,完全的生活,精神上的生活和永久继续的生活。即“学就是生,生就是学”。

他有一个观点非常好,即“凡改变我们的都是先生,我们自己都是学生。”

“新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新教员的快乐是看着学生如同一颗种子,由萌芽而生枝叶,看他开花,看他成熟。

他还强调,新教员要有信仰心、责任心、共和精神、开辟精神、试验精神。

“新课程”,他强调新课程从社会方面来讲,要合乎世界潮流,合乎共和精神;从个性方面来讲,谁的事教谁。比如农人的事教农人,小孩子的事情教小孩子等。

“新教材”,他强调教科书只可以作为参考,不能死教教科书。

“新教育的考成”,要按照目的去考成。这句话不太好理解。

这句话不太好理解。他举例说,到商店买东西,要什么东西,店员就得给什么东西,如果要这样东西,他给那样东西,就不对了。

因此,我的理解是对农业学校的学生要考有关农业方面的东西,对工业学校的学生,要考工业方面的东西。不知是否合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