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在讲阅读,孩子也在绘本阅读,阅读读什么?就是简单的看书,看画读文字么?小时候我是野孩子,没有学习的压力,天天和小伙伴在田野里 小河边,青山上,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心思单纯,学习也是囫囵吞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习的时候短期记忆力很不错,可是到了大考的时候 成绩一般就不如期中考试和临时的小考,为什么?我曾经一度追求学习方法 例如记忆法,速读,和一些学习工具,后来发现读过的书 还是当时有感觉有想法,不看了之后基本忘光光,看着导图也想不起来,问题在哪里? 我总结了一下: 第一 ,学习习惯不好,第二,理解力不够。对于学习习惯,这就牵扯的更多了 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知识管理,这是需要一个长期的 训练,需要长期坚持的东西,就是我们人生最大的困难了,好吧短期是不能解决的,先暂时不谈,目前我们来谈谈理解力,因为你要学习要提升自己,你就必须要通过自学。自学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阅读书籍,学习别人已经总结的经验,是,书我也看了不少,有那么潜移默化的思想在内心里,可是完全不能真正的掌握,知行不能合一,而且思想的高度达不到,还是以前那种囫囵吞枣的学习模式,那么怎么办?我在寻找一条路,或者说 为了不让我儿子跟我一样蒙昧,不懂得真正的学习,我在不断的探索怎么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真正知道你看的东西是什么 ?学的东西是什么?你学习的作者他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表达的是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怎么去运用到你自己的学习当中?怎么变成自己的东西?
带着这样的目的,我决定从《如何阅读一本书》开始,仔细的探索。并运用到实践当中。我想把它细拆成孩子能够运用的技巧,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欢迎大家给我提出更好的建议,我们一起来努力,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从小养成真正的阅读好习惯。
简言之,阅读是一门艺术,是每个读书人都必修的一门功课。这本书正是一本“阅读艺术课”的入门导引。
如何阅读这本书,作者写的比较啰嗦 然后译者也是一个台湾人,我感觉可能跟我们还是有写作等差异,看起来不是很容易懂,但是这本书确是学习阅读的经典之作,咱们还是要细细品读,去琢磨一番。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和 查尔斯·范多伦。
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人》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1926-)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因故离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将本书1940年初版内容大幅度增补改写。因此,本书1970年新版由两人共同署名。
上面是两个作者的简介,据说他们还是有一段传奇的。
我们稍微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一些背景,也就是书的序言部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一版是在1940年初出版的,时间过去了30多年,这本书卖的不错,但是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了,70年代,计算机也问世了,电视收音机也慢慢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国的教育人士非常重视儿童阅读,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去改进阅读技巧,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 成人也需要增进阅读理解与阅读速度,但是这时候的阅读技巧还停留在小学阶段,还有一些错误的认知,作者是反对的。面对这样的需求,作者决定重新改写和编排这本书。那时候的美国 和我们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学校教育只是基本的让孩子学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进入中学之后,很多人读不懂书中的意义,可以读小说,享受一下,但是面对结构严谨的细致作品,或是精简扼要的论文,或是需要运用严密思考的章节就没有办法了。经过30多年作者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有很多新的想法 想要表达出来,告诉给更多的人,所以他就决定重新再改写一下这本书。他的目的就是要读者学会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和不同的阅读速度来阅读一本书。 目标是让大家能够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增进理解力,使阅读成为一种艺术。
对于新增的一些观点 我这里给粘贴出来,新的观点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也是作者增订这本书的动机。对于学习“如何阅读”这个问题的新观点;对于复杂的阅读艺术更深的理解与更完整的分析理念;对于如何弹性运用基本规则做不同形态的阅读(事实上可引伸到所有种类的读物上);对于新发明的阅读规则;对于读书应如金字塔—基础厚实,顶端尖锐等等概念,都是三十年前我写这本书时没有适当说明,或根本没提到的概念。所有这些,都在催促我加以阐述并重新彻底改写,呈现现在所完成,也出版的这个面貌。
那么这本书比第一版增加了什么呢?
在本书的四篇之中,只有第二篇,详述“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规则的那一篇,与原版很相近,但事实上也经过大幅度的改写。第一篇,介绍四种不同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elementaryreading)、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分析阅读、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是本书在编排与内容上最基本也最决定性的改变。第三篇是全书增加最多的部分,详加说明了以不同阅读方法接触不同读物之道—如何阅读实用性与理论性作品、想像的文学(抒情诗、史诗、小说、戏剧)、历史、科学与数学、社会科学与哲学,以及参考书、报章杂志,甚至广告。最后,第四篇,主题阅读的讨论,则是全新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