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围着理想前进(目录)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天气格外的好,还出了太阳——不过是冷太阳。
简直不敢想象,突然就可以饱吃一顿肉!白米干饭在今天太渺小了,傻瓜才去吃它,还要蒸两个蒸笼!我说服了宣妈,只蒸一个蒸笼。
我接过宣妈的筲箕——里面是弄好了的红苕,还有蒸笼和米。她说:“这是五斤米,拿我家这个蒸笼来蒸,最下面放红苕。”便走了。
我麻利地做好饭,像往常一样,抽空去看看鸡和鸭。这么冷的天,这两只鸡还隔三岔五地下蛋。
每当鸡“格当、格当”从下蛋窝里跳下来的时候,我就抓上一把米,洒在地上犒劳它;然后,就去蛋窝里拿出蛋来,放在一边。
鸭子从秋天开始下蛋,到天气冷了的时候,就没下蛋了。嘿!鸭子是在凌晨后下蛋,早上起来,我就可以在圈里捡鸭蛋;鸡则是在上午或下午时下蛋。
我老远就看见它们三个在一起——坡下面。我放心地回去,到宣妈家,帮忙做这做那。哇!好多的肥肉哦——在脸盆里!
吃午饭的时候总算到了:共五张桌子,从宣妈家的坝子,一直摆到我家的坝子上;一桌四方,共坐八人;我们这排房子的共三桌,另外两桌的是宣妈的内亲。
我这张桌子共坐了十二个小娃儿:我和弟、妹、王天平、大双和小双,李三和李妹,桂红和桂芬、武菊和武强。
桌子正中央有一大碗肥肉:用泡姜泡海椒炒的回锅肉,肉的颜色是惨白的,每块都是厚厚的,肥礅礅的,油汪汪的;旁边有一大缽萝卜海带猪肉汤,一大碗胡罗卜,一小碗莴笋。
其它桌子还没有人动筷子。我这桌就闹闹热热,稀里哗啦吃开了:
大块大块吃肥肉,好好吃哟,眼看大碗里的肉要完蛋,我们干脆瓜分算了。
然后,我把肉夹在嘴巴里,吧嗒吧嗒嚼肥肉,拿着空肉碗,迫不及待地到宣妈的厨房去——因为当时我看见还有冒冒一大脸盆回锅肉没动——宣妈说过,等他们吃完了再添。
“我们吃完了。”
“这么快就吃完了?我还没有上桌子,你们是在倒还是在吃呢?”宣妈接过碗,舀了些肥肉在碗里面,端着它就往外面走;我跟在她后面。
“哎呀,你们碗里还有,猴这么多在碗头!”宣妈把我们没有肉的碗里给了点,“够不够?”
直到我们说够了,她才罢手,“你们没吃完的,拿给你们大人吃,碗里不准剩肉。”
“晓得了!”我们盯着肉回答。
宣妈端着肉碗走了。
我们吃得头发晕,就一口萝卜一口肉,直到肚皮实在撑不开了为止。连一口饭也没吃,还有胡罗卜,莴笋也没动一口。
最后一盘点:没剩下一点肉和菜;蒸笼里的饭吃了一半,海带萝卜汤吃了一大锑锅,另一大锑锅只剩下一点点汤。
吃过午饭,我们这些娃儿就耍开了。我去后面的楼房,跟几个同学一起跳绳、踢毽、打羽毛球、坐翘翘板,应有尽有地耍了一个下午,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才回去。
冬阳早就收回了它的脸,夜色降临;屋檐下的灯光,像个小太阳,驱赶周围的寒气。
宣妈家的坝子上摆了三桌。桌子上的正中:有一小碗回锅肉,肉的颜色比中午深些,是因为瘦肉比肥肉多;其周围是,一小碗猪肝心脾杂烩,一大碗猪肠,一大碗白菜,一小碗胡罗卜,还有一大缽海带猪肺炖的骨头汤。
我头次看到这些,顿时傻了眼。
“小娃儿挤在大人堆堆中坐。”宣妈说,“天气冷,坐挤点。”
这排房子只有我们一家在这里吃晚饭。现在席桌上的几乎都是新面孔。
“亲家,多吃点,上午来不及喊你们过来。”宣妈指着回锅肉,“这些都是晚上新弄的。”
“别客气。”艾红的嫂子说,“我们都是一家人了。”
“你们慢慢吃,等会儿我过来陪你们。”宣妈离开嫂子来到另一桌,“谢谢你们,经常帮助我家老宣。”
“哪里、哪里!我们小组全靠宣师傅顶大梁。”
“哪里、哪里!”宣伯伯接过那人的话,“谢谢你们的帮助。”
他夹了一筷子的肉在那人碗里,招呼同桌的,“来,请大家动动筷子!一个小组的,不要讲客气,吃饱作数。”
宣妈见他们吃得开心,过来说,“张妈,今天辛苦你了,多吃点。”
“哪里、哪里!”母亲笑嘻嘻地说,“挨邻则近的,别客气。”
宣妈满意地回到艾红嫂子旁边坐下,才放心地跟着吃起来。
我这席桌共十人,除我家的人外,还有艾红嫂子的三个女儿和宣老幺。
我没有中午吃饭时的激情:回锅肉没有中午肥嘟嘟的好吃,猪肠有臭味,
猪杂烩有腥味。
我只喝了三碗猪肺海带汤,是由于我实在太口渴了,其它的只是尝尝;弟妹也吃得少,母亲说我们是中午吃多了。
只有艾红嫂子的三个女儿,像我们中午那样吃回锅肉——席卷而完;别的剩菜,都端到其它席桌去了。
今天是过新年,我们能痛痛快快吃饱肉,这种幸福做梦都是做不出来的。由于是冬天,冷且黑得早,加上又没得酒喝,很快就散了席,道别。
后来,在我家经常听到隔壁宣妈责怪宣伯伯的声音:“你这个宣老头,鬼使神差,深更半夜叫人来杀猪,连狗都看不惯了:‘汪、汪’吼你不要杀,还是把别个杀了!过年你杀啥子呢?这个死老头,啷个不死了嘛!”
时值深冬,喂猪的居民基本上都备有干猪草和红苕,不出去打猪草,而经营自家开垦的地:蔬菜——自家人吃或喂猪。
这段时间:我在艾红处学绣花和做针线活,家务活主要是母亲做。
傍晚的时候,母亲正在厨房忙。宣伯伯过来:“明天去赶场不?”
“不去。”母亲指着墙角:“看嘛,还有红苕,猪够吃了。”
宣伯伯到别处去了。
次日,午饭后,宣伯伯背了一对白毛猪儿回来,还有两个农民抬了一头黑毛猪儿,都放在了他家的坝子上。我们都过去看稀奇。
“三十二块零五分。”宣伯伯从布袋子里面掏出钱来,数好后递给其中一人,“数好哈。”
那人数了又数:有五块的、两块的、一块的,两角的、五分的、一张十块的:“对头。”
那人把钱往身上揣了又揣,按了又按才放心。另一人拿着抬猪用的:楠竹棒棒、一块栅栏、一根粗绳子,看了又看同伴,点了点头。他俩大步走了。
“老头子,快去吃饭。”宣妈从屋里出来,“才端出来,在桌子上,快吃。不然冷了。”
宣伯伯顺手将布袋子递给她。
宣妈愣住了:“怎么就瘪了?花了多少钱?”
宣伯伯不作声,进屋端起碗就吃起花儿开。
宣妈把猪儿打量了又掂量,扯起喉咙问:“小猪儿好多钱?”
“九块两毛钱。”
“大的呢?”
“二十二块八角五分。”
“这死猪,送给我都不要,还要二十多块?!”
宣妈气得直跺脚,冲进屋就骂:“你这个死老头,鬼把你找到了哇!上次深更半夜把猪杀了,这次深更半夜去买死猪!腊月腊时的,就你去赶场!你看,周围团转的,哪个赶了场?!人牵起不走,鬼牵起乌啦乌啦地走!”
宣伯伯只顾刨饭——白米干饭。
宣妈越骂越响亮:“你还有脸吃饭,你把钱甩给别人了,你去吃西北风!”
宣伯伯突然拍桌起身,转身奔至厨房,搬出一口大铁锅,“啪”的一下摔在地上,铁锅粉碎,散在他家坝子上。
他径直下坡——头也没回,没出一声。
大家都吓懵了。
艾红急忙从里屋出来收拾。母亲急忙出来把宣妈拉到我屋里。李妈急忙去追宣伯伯。
目录:围着理想前进(目录)
下一篇:围着理想前进(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