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刚刚面世的一套新书《青春版红楼梦》在读者中和业内引起质疑,在豆瓣网上,读者就像商量好了一样纷纷给出“一星”,而《红楼梦》权威出版社也认为该书号称“225年来最优质版本”,让人哑然失笑
出版消息一出,豆瓣网上群聚的网友气炸了。网友“诺华森”说:“对不起,《红楼梦》不需要伪流行,它是一本可以自己挑选读者的好书。”网友“宽宽宽叔”不客气地说:“你们成功地将传世经典改成了流行小说。我没有别的愿望,但求这本破玩意儿的作者不要署曹雪芹的名字。”另一位网友“北方知寒”甚至有点苦口婆心的味道:“《红楼梦》可以自己挑选读者,而不是被读者挑选,本就是一本不会流行的书,又何苦如此改变模样让它流行。
谁家的女儿不怀春,没想到这次连名著《红楼梦》都当了一次“怀春少女”,因为在这次“换装”之前,红楼梦在现代中国人印象中就像是一位“老处女”,一直守着自己的辉煌和贞洁,它以独树一帜的风格,鸿篇巨制的现实主义描绘,让广大蒙受现代科技教育的青年望而远之,或者饥渴时作望梅止渴一用的“蠢物”。有时候我真的觉得《红楼梦》就是贾宝玉身上佩戴的那个女娲补天未用后丢弃的石头,我们世人就像贾母,一直守着这个宝贝不让它受到一丝的损坏磕碰,可事实上很多人已经开始忘记了它作为一件宝贝的真实存在。
既然我们对待《红楼梦》的所作出的是爱护和敬畏的态度,那么我们在后来不断的改变和更新态度的同时,就可以为所欲为,轻率任性吗?还是说《红楼梦》这本经典名著只有通过采取“主动接近”的态度才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阅读习惯?
关于名著《红楼梦》所展开的讨论可谓是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末年时就有人对《红楼梦》一书的后四十回和各种版本展开了一番研究,民国时期人们更是以阅读《红楼梦》为骄傲;到了解放后关于《红楼梦》一书已经引申出许多的红学研究流派;有专门研究《红楼梦》中的园林建筑的;还有专门研究《红楼梦》中封建礼仪和饮食文化的;甚至有人从人类性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红楼梦》一书又被拍成了三十六集的电视连续剧,一经上映便获得了观众和红学家如潮的好评;到了二十一世纪,刘心武在百家讲坛上解读的《红楼梦》再次席卷起了人们对于《红楼梦》的热爱,《红楼梦》真真可谓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网红书籍”。因为它已经穿越了历史和现实,地域和文化。
可以这么说,大众对于《红楼梦》名著的阅读普及程度将会折射出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程度。
关于《红楼梦》一书,现代出版社出版的版本数目,简直是如大海般浩瀚,如森林版茂盛,数也数不清。最近由新世相和果麦文化联合推出了一套最新版的青春版《红楼梦》,这个版本的《红楼梦》无论是在封面设计还是内容排版上都透着一股股“青春气息”。封面是粉红色整体背景中绘出很有写意色彩的相对偏深的粉红色的山水。并且在书的大小设计上,出版社试图让它设计为一只手掌大小,这样做的意图是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接近这本经典名著。在内容的排版上出版社给出了“以三大脂本及程高本为基础采用全新精校,在字数、文本结构、语言风格上全面恢复作者的原笔文字,并做了一定的字数规范,以方便当今读者阅读”,这个版本的《红楼梦》在宣传上也作出了很大的力度。重新作曲的《红豆词》,是由当今最火的民谣组合好妹妹乐队和陈粒演唱,许多的明星在微博上也晒出了阅读青春版《红楼梦》的照片。这本青春版《红楼梦》的命运走的真如我刚才所叙述的那样平坦安全吗?
青春版《红楼梦》一出版,许多团结一致的网友就发起了在豆瓣的“一星评论运动”。很多人肯定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一星运动”了,由李继宏翻译的《小王子》因为其在书籍封面上冠以“最接近原著翻译”几个字眼而遭到了网友的群诛之战。这本青春版《红楼梦》的简介写得确实是有点“标题党”“芭蕉扇”,然而群诛之战真的是有意义的吗?
当你在谈论《红楼梦》时,你是在谈论什么?我从许多网友的愤怒情绪中找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当我们在谈论这部青春版的《红楼梦》时,不是围绕着书本的实际内容,而仅仅是因为看到一大段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话而张开了“血盆大口”,这一切在我看来都是不切实际的泛泛而谈。出版方既然够胆写出这样子的话,我们何不去好好的阅读一下这个新版本《红楼梦》书中的内容,或者是从整体文章内容上做到全面了解后再做“道德定夺”,那时候我们骂的才能让出版方“心服口服”。就我目前从网站上看到的许多关于购买了这本书后顾客留下的评论,似乎情况还算乐观。青春版《红楼梦》一套共有六本,由于纸张制作成本问题,定价在一百块以上所以就有很多的顾客感到有些昂贵。不过很多读者也表扬了这个新版本,装帧非常青春精致,还有很多的图片介绍,这样子读者整体从空间上能够更好的把握红楼梦中人物在场景中的情感心理活动。由于该书出版到现在只有不长的时间,如果我们真正想要了解和相对客观评价这本书的好坏,最好的方法就是你买上一套,并且阅读完这本青春版《红楼梦》。
既然大家都爱从这本新书的简介中“开刀”,那我也稍微抛开一个口子瞧一瞧吧。当我从豆瓣上看到青春版《红楼梦》的简介时,总感觉有种怪怪的感觉,不是为了某些词语运用的“狂妄”“轻率”而愤怒,更多的一种羞愧,我们几百年的经典名著如今却沦落到如此凄惨下贱的地步。加上了青春字眼的名著隐隐的透出一股子贱骨头的推销意味,仿佛一个穷途末路的老处女向街边行走的男青年们炫耀自己的忠贞和善良,试图以这种兜售推销自己的方式让别人了解你,这怎么不应该说是一种悲哀呢?
“为了符合现代城市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封面设计摒弃人物肖像等古典元素风格,以现代水墨艺术为范本制作”、“为了解决一直没有读完红楼梦的常见痛苦”。我们现代城市年轻人的阅读习惯是什么?出版方在后面就给自己的答案,为了解决许多人一直没有阅读完《红楼梦》的痛苦。这一问一答,真是我看到过的最为具有现代讽刺意味的句子。原来我们现代的青年连《红楼梦》都读不下去了,我们只有通过一次次的走捷径去阅读一本经典,连我们的出版商都知道了这个道理,正是因为广大青年朋友这种阅读现状,我们的出版商才下此决策,甚至为我们广大读者随书赠送了一个30天的阅读计划,我们于是每天都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阅读任务,逼着我们硬生生的进入大观园中“意淫”,可恶的是谁呢,真相似乎一目了然。
封面设计摒弃了古典元素,这个我实在难以苟同。这个版本《红楼梦》的封面是我见过的最脂粉气的封面,哪有古典和现代的区分。整体的背景是一团让人心生沟壑的粉色,这像极了一个我曾经看到的所谓的唯美的手机壳设计。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么设计作为《红楼梦》的封面,我觉得有些不妥,
《红楼梦》不是一本简单讲述脂粉气贵族男女生活的书籍,它更多的是通过讲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生活来表达出深刻的现实意义来,如果用这样一个脂粉气十足的粉色来做《红楼梦》的封面,似乎是在向读者传达出这样一个红楼梦的世界,红楼梦的脂粉儿女私情,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三角情缘,似乎这样子去定位《红楼梦》也是为了迎合那些醉心于爱情难以自拔的善男信女们喜爱阅读的高级鸡汤的阅读习惯吧。
终于轮到了《红楼梦》做了一回“青春少女”,就像某一天我可能也会突然听说有人会将《源氏物语》翻拍成一个适合现代青年男女观看的动画电影,我一点也不会感到意外。
我们太不优秀,我们有时候也非常的“知识渊博”
我们生在最时尚最时髦的社会,但我们有时候却还不知道如何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