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听完了,获益良多,李蕾老师总结出的4点和我自己感受最深的是:1、颠覆原因论。2、改变不如先维持好现状。3、同理心。
首先,我先说一说,什么是颠覆原因论。
这个要结合我第一次看《被讨厌的勇气》所给我的颠覆性思维。现在很多心理学都支持原生家庭所给人带来的影响,确实在人的成长初期,没有好的养分,生命确实很难去长成健康的样子。但我所理解的个体心理学,就是说,不同的人在面对一样的童年环境,会做出不一样的诠释,做出不一样的选择!那么,其实人生就是我们自己所诠释的结果。你怎么理解你的父母,你就怎么去理解你的世界。
李蕾老师这里用一句特别经典的话说:“不要问自己从哪里来,要问自己要到哪里去?”你不停地找自己的原生家庭,找自己症结的原因,还不如努力去诠释你的未来。例如:我很自卑,所以,我没有朋友。但其实自卑并不会对交友生活有任何的影响,自卑反而会让我们谨慎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会主动做出越界的行为,只要我们也能够维护好自己的边界,我相信这样一种能够维护各自边界的交往,反而是一种舒服的关系。
第二,就是改变不如先维持好现状。
这是我收获最大的一点。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的梦想,都非常努力缩短这段到达目的地的过程。甚至想要挣脱现状的,脱离实际。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能够活到如今这个样子,也是经过了一系列的努力,要维持现状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要因为一个遥远的梦想,而破环现在的节奏。这样做并不能有利于缩短过程,反而会让现在这个立足点失衡,让改变更难!
要寻找诗和远方的同时,要先解决生活的苟且。马斯洛需求,首先也是要把三角形底部构建稳固,再能追逐自我价值需求的部分。立足于当下,再寻找突破口。
最后一点,就是同理心。
其实这个是我认为最难的。在社群学习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现,明明说的一件事,但就是会有各式各样的想法和角度。我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大于人与猪的差异。”当然,这也是个比喻,我想说的就是,理解真的很难,很多时候,我们嘴巴说理解,可是我们依然说着自己的观点,我们拥有一个沟通的潜意识:证明我是对的!
实则要达到同理心,首先要做好被洗脑的心理准备。好比我认为孩子在说谎,若与孩子沟通的结果就是,你也开始怀疑孩子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个沟通就是效果最好的。至于到底孩子有没说谎,其实真的不太重要,当你站到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那么彼此的心都是敞开的,这样彼此沟通的桥梁才真正建立起来。
曾经有一位学者为阿德勒喊冤,说他的思想体系就像一个公家采矿场,每个人都在中间挖一点,但却并没有被公平地对待,所以,阿德勒并没有像佛洛依德和荣格那么响。但,我相信阿德勒想要的并非是名气,他想要的就是传播,想让更多得益于他的个体心理学。相比之下,与其去挖掘自己童年有多少伤痛,让它们成为你执着,不作为的原因。还不如现在就跳出这些伤痛,勇敢地走向未来。毫无疑问,我是更喜欢阿德勒所说的,一切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特别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阿德勒,喜欢阿德勒,像阿德勒一样乐观积极地思考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