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奇葩大会》第二季第八期,节目组请来了天才作家蒋方舟,她分享的话题是“讨好型人格”。
如蒋方舟自己所说:可能很多人觉得她从七岁就开始写书,九岁出书,一直都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接受了很多的赞美。那为什么她会有讨好型的人格呢?
蒋方舟回忆,从年少成名到如今,因为成长环境,自己有意无意会去迎合大人,甚至礼貌、恭敬都成了其为人处世的常态,不敢与别人起冲突。
她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举了自己和前男友吵架的例子:对方打电话骂她,她一直道歉,但两个多小时的道歉,还是让对方觉得很敷衍。所以在她不停挂电话,对方不停打来电话的过程中,最后看到那个来电显示,吓得她整个人浑身发抖。
但是她依然不敢说你不要再打了,在如此亲密的两性关系中,她都不会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不会去和对方争吵,非常地害怕起冲突,非常地害怕让别人觉得不高兴。
“我总是小心翼翼,在和人交流时担心冷场,想要不断照顾别人的情绪,不会表现出任何伤害性和攻击性。”
“除了近一年的时间来,我从来都没有和人吵过架,我没有跟人发生冲突的能力。”
“我是那个圈子里年龄最小的,所有人都认为是晚辈,都觉得可以来指点一下我。我也总会认为自己需要‘谦卑’一些,于是也会拿出很谄媚的姿态来,放任大家的指点。”
“我从来不敢和人提出真实的意见,都是在一味地夸奖他们,像一个每天笑脸迎人的店小二。”
02
按照美国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的观点,讨好是一种求生存的应对姿态,在压力情境下,一个人忽略自己的感受,认为他人和情境都比自己更重要,尽力取悦一切人和事,不在乎自己,就是讨好。
讨好型的人,一般比较敏感,总能十分敏锐地觉察到别人的感受和需求。
讨好型的人,不容易拒绝他人的请求,过度害怕和别人起冲突,即使起了冲突,也会第一个道歉。
讨好型的人,对于安全感、别人的爱、别人的关注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
讨好背后的本质是一个人的低自尊。
03
“讨好型人格”有很多危害:
讨好型的人,往往照顾了别人的感受,忽略了自己的成长。
讨好型的人不懂得拒绝,在时间管理方面,抓不住关键要务。他们往往顺从别人的意愿,完成他人眼中的要务,陷入能博人好感的第三类事务(“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务)。殊不知第三类事务只是别人的要事,对别人重要,对自己却并不是关键要务。
讨好型的人,往往只“讨好”别人,不“讨好”自己。
他们总是能十分敏锐地洞察到别人的情绪,努力去照顾别人的感受。一旦遇到矛盾,他们习惯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讨好别人而委屈了自己。长此以往,心理容易扭曲,陷入死胡同,生活在痛苦之中。
04
几乎每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都是从童年时就开始形成的。
演员陈乔恩,小时候经常被妈妈打骂。在某次真人秀节目中,曾用自闭来形容小时候的自己。 陈乔恩从小就没有安全感,谈到妈妈她坦言:小时候活在恐惧中,不知道怎么跟妈妈讲话,怕她会打我。 她曾经把妈妈的声音形容为“魔鬼的声音”,在接受这段采访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处于应激状态,显得高度紧张。
提到妈妈打她这段,还警觉地回头看了看,好像背后站着她的妈妈一样,满眼的害怕和恐惧。
大部分讨好型的人在幼年时就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甚至会被打骂、批评、否定,所以他们从小就处于一个不平等的位置上,害怕冲突,也必须要去顺从妥协、摆出低姿态,才能不被否定打骂,才能“被爱”。
05
《不抱怨的世界》里分享了告别抱怨的四个阶段,“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和“无意识的有能”。告别讨好,也是一样。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个讨好型的人,请接受自己的现状。勇敢地对自己说,“我知道我是个讨好型人格的人,我接受这个事实。”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走到第二个阶段——“有意识的无能”。
下一步是挖掘自己讨好的原因,记录、审视自己讨好的过程,仔细感受当下的情绪,是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方式在讨好。然后培养自己的自我意识,懂得拒绝,慢慢改善。这个阶段是“有意识的有能”。
当这些变成自己的习惯,固化成思维模式,不用刻意去讨好或者任性,也就达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无意识的有能”
不管你是不是讨好型人格,请拥抱完整的自己。换一个角度,讨好和任性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讨好是同理,任性是洒脱。
希望我们都能构建独立健全的人格体系,不一味讨好,也不一味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