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久闻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据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不时就看见各种名人推介。
毛姆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小说”。毛姆对这本书的评价:“没有一本小说能如此奇妙地描绘人类的崇高与丑恶,也没有一本小说能以如此深沉的悲悯之情,如此巨大的力量,叙述人类灵魂可能承受的悲剧。他对受苦的人充满同情。只有自己身受过痛苦的人才能如此。”
村上春树最推崇的三部小说之一。
木心《文学回忆录》推荐书目。按木心的说法,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文学的最高峰,而《卡》又是陀氏的巅峰之作。
《如何阅读一本书》《一生的读书计划》推荐书目。
其他还有罗曼•罗兰,托马斯•曼,詹姆斯•乔伊斯,纪德,三岛由纪夫,契诃夫,弗洛伊德,尼采,爱因斯坦,鲁迅等众多名家推荐。
【2】
纵然此书享誉全球,我也是新近才读到。读书越多,真发现自己读的书太少、太少。
坦诚地说,想从这本书中找到阅读的快感,完全不太可能。每每想要放弃时,念及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还是强迫自己耐心读下去。
而关于这本书的所诠释的深远意义,已经有铺天盖地的评论,我再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这里,我只是想谈谈个人的阅读体验。
【3】
读书体验相当之累,极为沉重。为什么呢?
第一,人名太复杂。
俄罗斯人名都很长。例如书中的主人公为一家父子四人,父亲——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长子——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等等。
人名字长,那没办法。反过来看,老外还烦中国人的名字短呢。你看一堆Wang Li, Zhang Jun, Li Jun等。我曾经有两个同事,一个叫Xiong Kang,一个叫Kang Xiong。老外常常将我们中国人叫晕,我们也不知道他们要找哪一位。
俄罗斯人名字还有简短的昵称,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的昵称叫米佳。这与中国人类似,也不是个问题。
问题是书中将全称和昵称穿插出现,也不介绍一下,真不知道在说谁,我甚至疑心翻译者到底有没有搞清楚。
第二,出场人物众多
出场人物相当之多。突然间某个人物就出场了,也不介绍背景,实在难以厘清其间的关系。
我纵然是边读就边在本上尝试绘制人物关系图,依然发现相当挑战,除了主要几个人物终算弄清楚外,其他的人物关系仍是一团浆糊。
第三,情节旁枝太多
有时被作者牵引着,就到了好远的地方,作者详细同你讲一个似乎关联不大的人的故事(也许是有关联的,只是我还未能完全领悟),然后才绕回来继续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故事。只是绕得真远、真累!
就象一棵树,枝叶太过繁盛,以致我无法看清树杆了。或者象森林太茂盛,走着走着就迷了路,再难找回来。
第四,长篇大论的演讲,直接将人砸晕
书中每个人似乎都是演说家,涛涛不绝的独白真的让我抓狂,甚至昏昏欲睡。我有时会疑心,这是小说,还是演讲稿?
想起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推荐的枕边书就有《卡》,“是那种读了让人哑口无言的作品。读了这本书,说什么也多余。”
我似乎明白,为什么有人称之为枕边书。
第五,人物形象荒诞又疯狂
老卡拉马佐夫习惯了当小丑一样,换来别人的嘲笑和恶意的嘲讽,但老卡拉马佐夫好像陶醉其中,好色,放纵,狂欢,贪婪,不懂得亲情,不相信上帝,不相信灵魂。他像一个动物一样活着,展示着原始的不加节制的情欲,他对任何女人都可以产生情欲,甚至与自己的大儿子德米特里展开的对女人的争夺,以致危机四伏,最终殒命。
卡拉马佐夫家中每一个成员身上似乎都存在着一种偏执、疯狂的性情,进而组成了作者眼中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荒诞的、人性是矛盾。却没有一个人物让我产生共鸣。
这部小说是关于一群毒蛇的故事,最终一条毒蛇咬死了另一条毒蛇。
第六,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相当深邃
我以为,此书之所以如此难懂和艰涩,主要来自于作者在书中穿插了大量心理描写、还有晦涩艰深的宗教、哲学探讨,再加之宏大而陌生的俄罗斯政治历史背景, 实在非我所能理解。
小说应是哲学思想的一种生动具体的表述。一般,在小说的情节中,偶尔穿插一句哲言,与人物、场景对应,起着化龙点睛的作用。
可这本小说中动辄来一大段,太过烧脑,让我等凡人如何消化?
请看佐西长老谈话部分的标题:
1.关于俄罗斯教士及其可能的意义?
2.论主仆关系以及主仆间能否成为精神上的兄弟
3.论祈祷、爱以及与另一个世界的联系
4.是否能成为同类的裁判?论彻底的信仰。
5.论地狱与地狱之火----神秘的议论
.......
这倒底是在写小说,还是哲学、宗教的论文?
当然,不可否认,这些部分中的很多内容相当精湛而发人深省。
我又想,如果删除掉此书中艰涩难懂的部分,减少冗长的对话,让故事情节流畅易读,是否会更受读者欢迎呢?但可能因此在文学成就上就无法企及到传说中的那般高度,最多就象《福尔摩斯》或东野圭吾的那些畅销悬疑通俗小说而已。
【4】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只是一粒;若是落在地里死了,就会结出许多粒麦子来。
——佐西马长老
读了此书,我没有落在地里死掉,所以仍旧是我。其实根本没有看懂,所以不再想说什么,真的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也许将来有一天,若一时兴起,可能再来重读此书,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但此刻,我实在不想再碰。
读书是应多读经典,但不是所有的经典自己都能消化得了,还得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