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沟通中,我们经常会接收到来自他人的一些负面信息,这时,我们可以有四种不同的方式来接收:
第一种是指责自己,把错误都归咎到自己身上。
别人说是你的问题,你就选择了认同。比如,有人说“你太自私了”,如果你认同对方的评判并且自责,就会让你感受到内疚,你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把错误归咎到对方身上。
这时,你也许会反驳对方说:“你没资格这么说,你才自私呢”。这种指责让双方都会感到愤怒。
第三种是关注我们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我们感到伤心,不被认同,内在的需要是渴望自己的付出得到肯定。这时,你可以回应:“听你这么说,我感到伤心,因为我渴望得到认可。我也在努力变得慷慨,希望这一点能得到你的认可。”
第四种是关注对方想要表达的需要和感受。
当对方这样说时,你可以问对方:“你这样说,是感到了伤心,希望你的请求能得到回应,是吗?”
通过关注我们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和对方的需要和感受,我们就不会再去指责他人。
比如,当你和对方约好一起晚上吃饭,但对方没来。如果你说“昨晚约会你没有来,让我很失望。”,他就会觉得你在指责他,就会进行辩解。你可以说:“昨晚约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有些事情想跟你说。”
前一句回答是将自己的失望完全归咎于对方的行为。而后一句则是归因于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当我们通过评判或想象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要时,他人就会觉得你是在指责、批评他,那么他自然就会进行辩护和反抗。我们如果直接说出感受及需要,他人也能够对我们做出善意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