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或被框架,这是一个问题?
1.
什么是框架建构?
一句话,框架建构本质上涉及选择和突出,框架选取并在交流文本中凸显认知现实的某些方面,从而有助于定义特定问题、解释因果、进行道德评价以及对“对特定事项提出处理建议”。
2.
框架建构的基础
一方面,现实中一件事情、一家企业、一项商业活动都存在市场和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而大多数非市场问题是多维度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
另一方面,人类由于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认知上的局限性,因此倾向简化自己的思维,习惯从单一维度来看待和思考问题,因此,弄清楚如何最恰当地谈论一个问题因为变得至关重要。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不同的问题就是不同的框架,而通过不同的框架将能把彼此引入不同的领域,进行不同的讨论,最终形成对一件事情完全不同的讨论结果,从而产生不同的深远影响。
3.
框架建构的理论
要想实现框架建构,可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事实上,他包含的要求很多,加之各种情况又特别复杂,通常情况下很难分析清楚,更不要说执行。
针对于此美国耶鲁大学巴赫教授提出了(ia)3 理论,也就是强调通过对六种因素的关注和改变,从而推动框架建构。
上述理论的关键点,事实上就是运用框架建构改变“非市场”环境的理论,强调通过改变六种因素的设置来改变非市场理论,从而改变框架,并发生影响。
(ia)3 theory
issue、actors;
interests、arena;
information、assets;
具体来看,在进行框架建构时需要了解六方面的内容:问题(issue)是什么、谁是与这个问题有厉害关系的相关方(actors)、这些相关方的利益(interests)是什么、相关方在哪些场域(arena)相遇、这个场域中哪些信息(information)推动问题进展、行为者需要哪些资产(assets)才能获胜。
了解了这六个方面的情况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采取一定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找出新的框架建构的方向和办法,从而实现自己的意愿。
4.
框架建构的价值
现实中,框架建构理论作用范围非常广泛,比如在市场传播中都可以通过用框架改变对事件的报道和影响,甚至通过政府公关最终影响到政府的政策的实施与否及最终成效。
实际操作中,对问题的定义会决定哪些是利益相关方,而最有意义的是如何换到更有利的场域,也是尤为关键的一步,正是通过对问题的设定,重新确定利益的相关方,并调整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和语境当中来。
……
最后想说的一句是,框架建构并不是通常所想象的那样非常枯燥、学术、生硬,相反是非常有趣、生动和艺术魅力。就仿佛摄影师一样给场景加上边界,引导我们识别里面重要的,忽略外面次要的,并最终塑造我们的审美和思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