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小学就有阅读障碍,老师一说,这段文章找个同学读一下,我就好紧张,如果真叫到我就蒙了更紧张了,不知为什么,不知是眼睛不快还是脑子反应迟钝,一段文字磕磕巴巴,不能流畅的阅读,也许是没有认真锻炼过阅读,也许那时对陌生字有恐惧,阅读是我的一个障碍。
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心有余悸,刚刚读《我在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第五章,一开始是默读了一遍,没啥印象,又默读了一遍还是没怎么读明白这一章他写了些什么。没办法只好朗读一遍,虽然还是朗读困难,现在也好多了,一是读给自己听,心情放松,读一句能加深这句话的印象,二是现在阅读量比上学时大,那时是被动阅读,除了课本很少读课外书。
朗读了一遍对第五章有了一个大概轮廓,讲述了村上零五年在波士顿准备参加马拉松前一个月的日子,
“查尔斯河,人们来到这里,按照各自的风格,围绕着河流打发时日。有的仅仅是悠闲地漫步,有的则是遛狗。有人骑自行车,有人慢跑,或是愉快地滑着旱冰——那般危险的东西如何能“愉快地玩”,老实说,我是百思不得其解。人们简直就像被某种磁力吸引来的一般,集中到这河畔。
也许,每天看见许多的水,对人类具有重大意义。啊啊,也许有点夸大其词,但对我来说算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若是一段时间没有看到水,我便有一种渐渐失去什么东西的心情。同酷一爱一音乐的人却因了某种缘故长期远离音乐,感觉多少有些相似。与我生于海边长于海边这一事实,或许多少也有干系。
水面每天微妙地变化,改变颜色、波一浪一的形状和河水的流速。季节则确确实实地改变着环拥河川的植物和动物的众相。
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云朵随兴所至,突然现身遂又逝去。河流承受着太陽的光辉,将那白色光影的去来忽而鲜明忽而暖味地映在水面上。根据季节的不同,简直有如切换开关,风向会发生变化。而根据触感、气味和风向,我们能明确地感受到季节推移的刻度。在这样一种伴随着实感的流移变幻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自然这巨大的马赛克当中,只不过一块微小的彩片;亦如河里的水,不过是流过桥下奔向大海的、可以置换的自然的一部分。
到了三月,坚固的雪终于融化,待到化雪后那令人生厌的泥泞也已干燥,人们脱一去厚厚的外套,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查尔斯河畔(看河畔的樱花还为时尚早。在这座城市,樱花是五月里开花)。“好啊,看来万事俱备了……”就这样,波士顿马拉松来了。”
他描写的查尔斯河宁静美好,四季都刻画的那么生动。
为跑马拉松提前买了运动鞋,不一定是名牌但是试穿了很多,还是普通的自己感觉舒服的就可以,为此还提前一个月让脚适应鞋。空闲时围着查尔斯河慢跑,在路上遇到刚入哈佛大学的女学生,矫健的步伐,轻盈的倩影扎着马尾辫。从他身边跑过的身影他都能根据她的速度和呼吸判断是长跑运动员还是中短跑者。
每天在跑步中遇到的人,遇到的景,他都能记起。
这章也谈到小说作家,小说作家在很多人认识里的不同定义。
他讲到,跑步时最适合练讲演稿,一边跑一边把意识转移到练习稿件上,这样不知不觉就跑了很长路,也会慢慢摸索讲演稿的节奏语调。
我朗读他的文章能提高内容的分析能力,更容易读懂读透,也提高了阅读水平。
朗诵文章比普通阅读对大脑、眼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好处,到达高度的协调。
以后会经常练习,提高阅读速度,锻炼记忆力协调能力。
现在想如果上学时有这种意识,自己多加练习也不会上语文课那么紧张,能增加那时的自信和关注度,不至于毕业后有好多同学都记不得我,忽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