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模块我们主要学习了“教学模式”,本章节主要阐述教学模式不像教案设计那么细致,要将课堂即将发生的一切都预先记录下来,而是描述“教学的大致流程,以及每一段流程中所实施的活动”,更多地为生成性学习服务。
文章中也多次提到,学习模式应该从“学生”的视角来思考刚才那些要素的存在。比如 “预习与复习”的教学模式,如果转化成学习模式也应该对应三个环节:一是完成检测,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与复习的检测题;二是校对答案,学生根据老师逐题显示的答案比对自己的选择;第三,聆听讲解,学生听老师讲解正答率较低的试题,尤其会比较关注自己做错的试题。学习模式的总结,同样也会让学生很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而在每一个环节里,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思考如何在技术的帮助下更好地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何让学生经历的每一个“学习片段”都真实有效。
在实施教学环节时,教学设计能够让我们在上课前对课堂即将要发生的一切“胸有成竹”,从而增强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但它却拥有太多的预设,反而不太适应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形态教学。而教学模式则是把教学过程中的构成要素图像化,并定义彼此之间的联系。就像前面提到的,“模式是有力量的,它能从感性化的教学去到理性化的教学”,这些结构化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增添、删除、叠加、重组,从而使教学设计更加充满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