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之前,我只知道学习,在别人眼里估计整个一书呆子,流行八卦我不懂,也不喜欢和别人玩,整天就知道学习的类型。
可以说,在高中之前,我的朋友屈指可数,后来上了大学,我积极融入了一个大圈子,这个大圈子里有7个人。可以说他们弥补了我高中之前的很大一部分友情缺陷。怎么说呢,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吃喝玩乐,醉生梦死可以,但是谈不上志同道合。因为我觉得在身体一阵子的放纵过来,随之而来的是内心那种空洞洞的乏力感,空虚感。比如说确实,我们在一起天天嘻嘻哈哈的,很高兴,但是从长远来看,过度沉溺于娱乐中会让自己蹉跎很大一部分时间,然后又会产生一种深深的后悔。
我觉得有几个知己,有几个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是自己一生的幸运。这几个人,无关乎金钱,无关乎地位,很纯粹的那种友情。就像一句话说的“坐下来就能吃火锅,不用寒暄,仿佛相见就在昨天,不用时时联系,却又彼此挂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微信通讯录中的好友越来越多,但是能找出来真正可以交流无所顾忌的那种真的越来越少。我觉得有几个知己,然后有一些可以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的狐朋狗友真心觉得就够了。至于其他人,随缘吧,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就好。与其刻意维持联系,不如主动提升自我。
随着自己渐渐长大,父母渐渐变老,有的时候感觉好像角色互换了一样,他们不再是小时候可以为自己遮风挡雨的港湾,相反,现在的我们还需要时时刻刻操着他们的心,比如说这件事情他们自己能解决不能,为什么这么一件小事他们都解决不了呢?他们不再是小时候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自己心目中的超人。但无论我们多大年纪,能力多强,父母永远是我们内心情感的栖息地。在外面遇到麻烦了,虽然也知道父母不能为自己做什么,但是第一个想到的人永远是我妈。无论多大的父母也还是需要自己的父母的。所以趁着父母健在,多给父母打几个电话吧,多回几趟家看看吧,多陪陪父母吧,多为父母做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