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总是遇到有朋友问,一个工匠按部就班地在流水线上做出来的陶瓷茶杯和一个工匠手工自然制作的茶杯,二者的区别在哪里?
好,我们今天来聊聊这个颇有代表性的问题。直截了当地讲,前者是制作了茶杯,他的制作技巧只是一种生产手段,给了茶杯这个物件自身的使用意义;后者是开启了茶杯,这个工匠的制作技巧不仅仅是纯粹的生产手段亦是他自己体验世界的方式,他赋予了它生命。前面的茶杯是制作过程中工匠打磨、消耗了瓷土,后面的茶杯制作却是工匠使瓷土得以保留。当你看到后面这个工匠所做出的茶杯的时候,你没有感觉到那是一个市场上千篇一律的产品,而是发现这个茶杯其实是一个载体,釉料的鲜活、色彩的多姿、书法的飘逸、图纹的趣味,它的身上充满了众多可以跟你沟通的灵性。
尤其是在制作过程中,若有出乎匠人本人意料的那种“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灵感地倏现,这时候匠人多年来形成的艺术经验、艺术修养、艺术个性就会在茶杯上展露。此时,制作完毕的这个茶杯不仅仅成了一件实用的美器,而且有了独立的生命。在这个茶杯上,每个喜欢它的人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理由,且不尽相同:有的人说我就喜欢这个卷口,有的人说我喜欢那个圈足;有人说我喜欢这首诗的字体跟绘图,它们与杯型太配了;还有人说我就喜欢上面那抹似一池春水的绿釉,淡淡的莹莹的,好可爱!给我们带来的这些喜欢的缘由,我们可以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把它理解为:那块瓷土非是为匠人制作,而是为其所开启。开启,让它有了人间烟火。
历史上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叫知音之交。春秋战国时的琴家俞伯牙乘舟出行,张一片风帆,凌千层碧浪,赏不够的遥山叠翠,远水澄清。那天正是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汉阳江口突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于是泊舟于山崖之下。一会,风恬浪静,雨止云开,玉兔悬空。俞伯牙在船舱中,独坐无聊,遂抚琴一操,以遣情怀。忽然弦断曲止,伯牙暗咐,必有人盗听吾琴。于是寻人,发现一避雨樵夫正在远处听琴。问,名钟子期。伯牙说:“既听琴,必然识音,我抚一曲,汝闻而知之否?”俞伯牙将断弦重整,略思,其意在于高山,抚琴一弄。樵夫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将琴再抚,其意在于流水。樵夫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伯牙推琴而起,与子期施宾主之礼,连呼:“失敬!失敬!”遂成挚友。
琴这个物件,不过是一块木头与几根弦的结合体,正是俞伯牙的性灵借由旋律开启了这把古琴,袅袅琴音淌在高山流水的世界里,让识音的听者钟子期身处其中。开启,赋予了器物生命与灵魂,潜藏在听音之人内心深处的一根生命情感的弦被它轻柔地拨了一下,让我们进入其中。茶器一理。一个爱茶的人,选器应该选那些可以与你对话,滋养心灵的东西,而不要把时间消耗在千篇一律、枯燥乏味、无病呻吟的流水线器具上。
一只好器带给人的不仅仅是适手,更多的是感官引发的来自内心的愉悦。你看下面杯子上的画片,瓷壁上远处有山,山畔有水,水面有舟,舟外有人,人畅赏于水岸林下,飞鸟颉颃于寂寥天空。其画虽微,却裁天地于方寸之间。它源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及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物以貌求,心以理应,进而通过传统绘画技法在瓷器上对外展示出天人合一,乐山乐水的内心世界,其意朴厚。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里讲过这样的话:“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象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象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易经上说‘无往不复,天地际也’。”中国人看山水不是心往不返,目极无穷,而是“反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佛教有语“一日三昧”,活好当下,不是苟且,是智慧。
火中取器,人工凭借的是科学与经验的操作,即在人力可及的情况下做好每一道工序,但人类无法把握烧造时大气压力、天气温度、空气湿度这些于大自然里时刻可能变化的指标。用工业社会快节奏下流水线上产出的冰冷、整齐划一的产品去跟手工做出的有思想、有温度的物件相比,评判标准错了。季羡林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大意是:人生没有“圆满”这件事存在,只有懂得了人生的“不圆满”,人生才能达到“圆满”。
茶器一理,手工艺世界里只有自然的美,没有无暇的器,正如人生中没有圆满这件事情。爱它就要学会包容它。
手捧美器,无论“清吟茗数杯”之关情,又或“寒夜客来茶当酒”之暖意,都是你我生命中的无限美好。唐人元稹说茶是“洗尽古今人不倦”,此话确然。愿大家所品之茶、所赏之器,不仅是美,更是文化、是人生、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