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论巴赫》这本书是由施韦泽写的,所以在这本书中加入了很多作者本身的思想,正如音乐一样,每一首乐曲都值再创造,阿尔伯特.施韦泽是在1875年生于德法边境的的一个牧师家庭的一个孩子,那这个地方被叫做凯瑟斯堡,因为处于边界,所以经常发生战争所以1871年是属于德国的,不过一站之后又重归法国,这里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都是共用一个教堂的,所以德法文化也会在这里碰撞,融合,共存,那么也为作者去了解巴赫埋下了伏笔。
施韦泽在十八岁就开始学习管风琴,在1893年开始跟着法国著名的管风琴大师,夏尔-玛利.魏多尔学习,而认识巴赫便从这开始了。
这本书的序言中有魏多尔对施韦泽的德文版序言,这是老师对学生由心的认同,施韦泽将巴赫抽象的音乐与众赞歌具体的歌词联系起来,也将老师心目中的困惑和疑团一一解开,魏多尔觉得自己是从学生的身上体会到了音乐的真谛,于是,他鼓励施韦泽用法语写一本关于巴赫的著作,《巴赫:诗人音乐家》,它最初的样子就诞生了。
在1911年,英国音乐评论家纽曼将它翻译成英文,施韦泽在此过程中做了修订,这本书最后定型。
这本书涵盖了巴赫研究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代管风琴大师,施韦泽在巴赫管风琴作品的研究和演奏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挑战了西方长期流行对巴赫的成见,在迄今为止的一百多年里对西方音乐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有一些影响已成为共识。但是施韦泽影响最大,最具开拓性的成果,在于他对巴赫的众赞歌,康塔塔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及他对这些作品所蕴涵的美学的深刻洞察和理论概括,这是真正划时代的贡献,也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
在施韦泽33岁的时候便完成了这部巨著,在24岁的时候,施韦泽开始了他的神学生涯,在教会以及神学院担任职务,在31岁出版了《耶稣生平研究史》这部巨作的地位基本与《论巴赫》持平,30岁发愿学医,希望用这种方式传播福音,他辞去神学职位,重新进入大学接受医学训练,成为一名专业医生,并发表了《耶稣的精神心理学研究》的学位论文,从此这便成了他一以惯之的精神追求。读到这,各位读者相必已经基本了解这个不甘于现状的伟大人物了,着实可以看到一个不是管风琴大师的神学家不是一位好医生!
这位医生自费移居到非洲加蓬的兰巴雷内,建立了一家医院,收治当地及附近地区的病人,这就是今天的阿尔伯特施韦泽医院,他这一生多次往返于非洲与欧洲只见,但是他在非洲行医的生涯一直持续到晚年,为此他在1952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再次期间,施韦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一直在思考世界文明之中的道德的普遍性,发展出“敬畏生命”的哲学,集中现在他未完成的巨著《文化哲学》中
在1965年,这位90岁高龄的老先生病逝于兰巴雷内。一颗巨星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