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肥沃的土壤需要具备以下营养。
1.归属感。一个孩子,若是看不清自己在家里的位置,感受不到和父母的亲密联结,就容易产生强烈的缺失感。一个无法给孩子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家,只会让孩子本能地排斥和抗拒。因此,与其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好的物质生活,不如让孩子在家里感受到最基本的理解和接纳。生活中难免有冲突纷争,父母也要注意正面引导,不要迁怒孩子。
2.希望感。 教育要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很多父母明明有颗爱孩子的心,说出来的话却满是挖苦、贬低和嘲讽。以为高标准严要求,能使孩子自律、上进。却不知,否定的话,或许能激起孩子一时的进取心,但长时间的打压,只会让孩子自暴自弃。有位老师,把只考了8分的学生叫到跟前,学生说不想学,学也学不会。老师说:“你看你不听课、不写作业、不看书,还能考8分,不正说明还是有天赋的吗?”这句话让学生眼睛一亮,啊,原来我还是有希望的啊。真正的好教育,不胡乱给孩子下定义,而是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反馈给他。越是差劲的时候,越要给他种下希望,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信任。
3.管理功能。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父母有管教的责任。人是社会动物,也是有规则的动物,好的管教不是让规则成为孩子的束缚,而是成为他更好生活的工具。该管教的时候不管,放纵孩子的教育,只会亲手断送孩子的后路。
4.及时回应。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没有回应的家庭也是绝境。育儿专家陈美龄在《家长不要做的35件事》中主张“不要在孩子向你提问时说‘等一下’”。即便手头上正在做其他事情,只要孩子有需要,也要停下来听孩子说什么。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大部分的问题都没有自己手头正忙的事情重要,在父母看来可以“等一等”,但孩子想的却是“快点回应我”。他毫无保留的表达出自己的困惑,需要的就是被听到、被理解、被共情。许多父母一到孩子青春期,想和孩子说说话却得不到任何回应,于是责备孩子叛逆不懂事。然而一切都有因果,十五六岁的孩子不愿开口说话,极有可能是他五六岁时说话父母不听。
5.榜样力量。不要要求孩子,而是要做给他看。只有言传没有身教等于没有教育。父母通情达理,孩子善解人意;父母辛勤能干,孩子积极上进;父母严以律己,孩子自觉自律。想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做给孩子看就行了。孩子从体验中学习,他在父母身上看到的都会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上留下印记。
6.求同存异。允许和尊重孩子和自己的“不一致”。孩子的出发点和立场,总有和父母相悖的时候。其坚持“我是对的,你不对”的观念,不如耐心接纳、充分尊重。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好好思考、探索,他才会知道什么是自己将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7.慎用惩罚。惩罚不总是问题,乱用父母的权威惩罚孩子才是问题。教育孩子时,父母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当孩子的表现不如人意或做错事时,就用惩罚的方式告诫孩子,纠正孩子的行为。简单粗暴的教育,跟多让孩子陷入情绪和反叛,无法给孩子真正的反思和觉醒,反倒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阴影。教育,不是滥用父母的权威随意发泄情绪。错误的惩罚,只会掩盖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阻碍孩子正常的成长。
8.后果法则。很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认同“一个孩子应该经历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到错误的惩罚。”和惩罚相比,孩子通过切身体验感受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自我纠正的成效更好。孩子不像大人逻辑性强,无法推断事情的后果。如果父母反复劝说,孩子还是不听,不妨放手让他承担一次。只有他自己经历后,才会在以后类似的情形中,及时调整过来,避免犯错。
9.不逞强。永远不要和孩子斗强。试图用父母的权威压制孩子,只会激发他本能的攻击性。和孩子斗狠耍硬,最终换来的是两败俱伤,最后是父母的一败涂地。家庭不是战场,在孩子面前逞强,家长可能一时赢了孩子,却不会赢得孩子。
10.独立法则。家庭教育是服务于孩子离开家庭的教育,就是这么诡异。独立的孩子,才能扛住世界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说:“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能够独自面对一切的孩子,不管在哪里,遭遇什么事,都能游刃有余,不让人担心。孩子独立得越早,越能直面未来的风风雨雨,也越能凭借满腔底气,扛着这个世界的不易。
贫瘠的土地,养不出健康强壮的植物,更收获不了丰硕的果实。只有父母不断学习,及时转换、调整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断改良家庭土壤,才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