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协作课程模块—怎样达成高效协作?
这个问题符合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你所处的行业环境变化非常快,有着极高的不确定性。
第二,你的团队经常遇到突发性任务,往往需要临时做决策,但在执行过程中你会发现过往的经验又不太用得上。
第三,很多任务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一个人所能承担的认知极限,必须依靠团队协作才能完成。
脑科学界有个词叫集体心流,是指整个集体就像一个人一样,进入了心流状态。心流是指专注在某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出神”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会忘记自己、忘记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还充满愉悦感。
集体心流就是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忘记自己,融合成了一个个体,这就像你走路时手脚的摆动、呼吸的配合一样,自成一个整体,完全是绕过大脑指令形成的自然配合。
那集体心流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
拆解成三个小目标:
1、选择哪些人组成一个网络—精准筛选
特种兵挑选的其实是意志力。
特种兵的选拔模式就是严格区分哪些素质是可以被训练的,哪些素质是不能被训练的,然后挑选出能按照团队需求成长的队员,而不是那些看起来能力已经很强的人。
对一家公司来说也是一样,责任心其实就是不能培养的,但上进心、对公司的认同度反而是可以培养的。所以要录用责任心强的员工。
2、怎样编织这张网络—横向绑定
团结和信任是每一个团队绞尽脑汁都想培养起来的。特种部队以命相托的信任其实是每个队员互相选择、横向绑定的结果。
海豹突击队有个“前五后五”规则,之所以用这么残酷的规则,就是因为信任没办法培养,只能互相选择。
首先、前五名直接淘汰
其次、后五名淘汰,包含:技能差的;我不喜欢的;所有人端起枪举目四望。
3、怎么使用这张网络让它效率最大化—联合认知
指挥官会把任务的所有信息同步给所有成员,确保每个人都能掌握足够的信息,从而做出一致的判断。 因为一个人只有知道团队的目标在哪,才能把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也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这个不确定性时代,经常要面对一些突发性任务,我们今天得到的启示是:不仅不要控制信息,还要保证每个成员知道的信息都足够冗余,这也许会和信息保密制度有所冲突,但宁愿放弃信息安全,也要让大家知道足够多的信息,这样他们才能在这些信息中判断出团队目标是什么,自己又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近几年让我有过集体心流的经历,应该算是带领人大代表队去参加亚沙塞,一场以团队为参赛单位的沙漠穿越赛,要求12人A队选手,同时完赛,取前十名的成绩为最终成绩。而且全部完赛后才能获得沙鸥奖,即亚沙塞最高荣誉奖。
人大队是唯一一支连续八届没有跌出前三甲的团队,在整个亚沙赛事中,被誉为传奇的队伍!我们带领团队的方式可谓是一种传承。
按突击队的逻辑复盘一下我们带领团队的经历:
第一:选队员。
与很多院校开始请越野大神当外援相比,人大一直传承着在当届MBA学员中选拔队员的传统。我们早在一年前就开始物色合适的选手,挑选的条件是:1、就是有着强烈的欲望代表人大去参赛!2、有坚强的意志训练下去。即使是跑步小白也没关系,因为我们认定跑步训练、提升配速、加强臀部力量都是可以训练习得的。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可以找到三四倍的队员,开始进入一年的训练计划。直到赛前两个月确定正式参赛队员。这期间可以坚持下去的队员才有机会成为正式队员。因为我们相信在正式比赛中,连续三天的高强度越野,一定有着强烈的意志力和完赛欲望,才可以不放弃。
第二、横向绑定
我们要求十个月内的定期不定点线上线下同时打卡的训练,一定要以3-5为团队一起训练,让大家培养深厚的感情。最后的选拔除了成绩之外还有投票环节!让大家最后留下的队员都是相互认可、绑定的队员。因为以团队为单位的赛事,只要有一个人掉链子就功亏一篑。相反必须每个人都要把团队成绩放在第一位,过程中相互扶持,拼死走到最后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三、共享信息,保证信息冗余。
信息共享体现在两个方面:
1、平时每次训练的次数、强度、成绩。群内打卡,有图有真相。让大家知道每一个人的进步节奏和成绩水平。为选定正式成员提供足够的信息。
2、赛事过程中,人人佩戴对讲机,随时汇报自己的配速和位置,以及预计完赛成绩。让整个团队明确谁的成绩可以取上,全力保证前十位小伙伴的补给和支持。
集体心流的建设真的是一场取得真经的历程……热爱其中、享受其中、成长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