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个词很火——屏蔽力
✎什么是屏蔽力呢?屏蔽力由美国心理学家罗素·贝克曼提出的概念:“屏蔽力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能力,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
✎屏蔽力不足有哪些表现呢?
1.容易受到他人影响,把握不好自己的节奏;
2.想学习却忍不住的玩手机;
3.过度在意他人评价,尤其是负面评价;
“容易受到他人影响,把握不好自己的节奏”
✎你是一个很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的人吗?你会因为看到身边同龄的人过得比自己好,而暗自忧伤吗?
✎有的人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见别人的生活过得光鲜亮丽,内心便会产生深深的自卑感;
比如刷到朋友分享国外旅游的照片、刷到朋友潮流的穿搭、刷到朋友的才艺展示、刷到学业有成、刷到升职加薪等等
✎在刷到这些时,屏蔽力差的人便觉得自惭形秽,认为自己的生活和别人比就简单朴素太多!
学会屏蔽这些无效的信息,因为和他人比较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只会徒增内心焦虑;
✎就像蒋方舟在节目《圆桌派》上说的,“在朋友圈看到这个人他怎么过得这么好,他怎么领先我这么多,晚上越刷越睡不着,很多人同时生活同时竞争很焦虑。”
✎即使我们知道和他人比较会让自己焦虑可为什么我们还是会不自觉的和他人比较,和他人竞争呢?
✎我想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我们认为我们应该也有一个美好的生活,于是我们为了检验自己的生活算不算好生活是通过拿他人的生活来对比的。
✎可是即使有一天我们的生活过得和当初自己期待的那样的时候,我们也还是会找到比我们成功比我们更好的生活,于是我们又开始焦虑了,又开始追逐别人的生活了。
这也就印证了那句话:“一直向外张望的人,走不好脚下的路”。
✎一个人痛苦的根源,在于总是用别人的生活标准来要求自己、总是拿不同起点的人来羞辱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所以不要因为他人而打乱或者否定自己。
屏蔽手机干扰,做自己生活的掌控者
✎ 为什么很多人玩了一整天手机后,感受到的不是开心而是无止境的空虚寂寞。因为手机是非常消耗一个人的精力的。
✎它麻痹着你的神经分散着你的注意力,让你没法专注的去做好一件事情。
✎而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要想取得成功,保持高度专注力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厉害的人,不一定什么都会,但他们往往都有极强的专注力。这样的人,都懂得排除干扰,集中注意力做事。
✎网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人生的花就开在哪里。”
✎如果你把时间都花在提升自己上面,比如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等等。那你一定会收获一个不错的自己的。
✎很多人给自己制定了各项学习计划,可是就是忍不住的被手机吸引注意力,忍不住去玩手机,单词没背几个,视频倒是刷了一天。
✎当一天结束后,却又开始自责、后悔。可第二天醒来也还是重复第一天的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还容易造成精神内耗。
✎如果你想让自己学习更高效更高质量,那就学会屏蔽手机的干扰吧!专注做好当下的事情吧!
✎你肯定会说,我也想屏蔽手机干扰,好好学习,可是就是控制不住玩手机怎么办呢?
✎我有几点建议,是在公众号简易心理上面看到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①使用番茄工作法,改变从专注25分钟开始
番茄工作法是指将一个待完成的工作分解成为一个个 25 分钟的任务,每个 25 分钟称为一个番茄时间。番茄时间内,一定要专注工作,不要做任何和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钟响起,就可以在纸上画上一个✓,表示完成一个番茄时间。然后休息 5 分钟,可以喝水,活动,上厕所等,继续下一个番茄时间,每完成 4 个番茄时段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息,时长为 15-30 分钟。
✎番茄工作法,容易上手,时间也较短更容易坚持。
✎番茄工作法能够让你集中注意力,减少中断;打钩和短暂的休息也能及时有效地给予身体正反馈,提高信心和工作效率。
️②每天固定一段时间集中处理消息,比如早中晚各半个小时。
✎如果担心别人有要紧事联系不上我们,可以提前告诉他们:“我在专注状态,可能不会及时回复。”
其实你也知道,90% 的情况是没有要紧事的,全都是你的手机瘾在作祟。
️③找到替代物
✎当大脑需要娱乐时,你可以去寻找除手机之外的娱乐方式,比如做运动,画画,和朋友聊天散步等。
✎养成一个好习惯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意志力,也就是要意识到好习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戒掉手机我就更有可能考高分,更有可能拿高薪,内心不会那么空虚焦虑,我整个人的状态会好起来......”
要记住,内驱力才是自我提升的关键因素。
③别在意他人的看法,你是谁你自己说了才算
✎如果生活中,你是一个很在意他人看法的人,那你就要学会修炼“屏蔽力”
✎别人如何评价你,反映的是他的内心。
✎在漫画《弗洛伊德与为什么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鸭问弗洛伊德:“妈妈,你会觉得我做事犹犹豫豫的,很讨人厌吗?”
弗洛伊德疑惑的说:“为什么突然这么问呢?”
于是小鸭就告诉弗洛伊德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
早上,小鸭和班长一起做手工作业的时候,班长提议说:“我们可以做一片小树林,里面有一个房子……”,小鸭觉得:“会不会太复杂呀,做不完怎么办?”
于是班长就说:“那就改成做一艘船吧!”小鸭又提出疑问:“那会不会太单调了?可能会拿不到比较高的分数”。
班长就不耐烦说道:“你到底要想多久?别的小组都开始做了!我最讨厌的就是你这种犹犹豫豫的性格了,浪费时间,最后什么事都做不成!”
小鸭听到班长这么说,很难过,但也觉得班长说的挺对的,自己确实经常想太多,这样子的自己一定很招人烦吧!但是又不知道要怎么去改正它。
弗洛伊德听完小鸭这么说自己,就问小鸭:“在这件事发生之前,你曾因为这一点而讨厌过自己吗?”
小鸭想了想说:“好像也没有,我以前不觉得自己做事慢是个问题。”
弗洛伊德又问:“那做事犹豫这一点,以前给你带来过什么困扰?”
小鸭说:“也没有,虽然我做事比较慢、想得多,但做出的作品都挺好的!”
弗洛伊德:“对啊,那你现在为什么要把它当做一个缺点去改掉呢?发现了没,其实讨厌做事犹犹豫豫的是班长,而不是你,你干嘛要跟别人一起,去攻击自己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他人对你的评价和看法并不能反映你是什么样的人,但是一定能反映给你评价的那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说,不要轻易把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奉为真理。
✎屏蔽这些负面评价的干扰,你只需对自己负责。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但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写在最后
✎在这个浮躁,紧绷,焦虑的时代,屏蔽力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一个人的稀缺能力。
✎像《被讨厌的勇气》里说的:“只要不关注任何人的动态,不揣测任何人的想法,不去设想一些没发生的事情,简单点,钝一点,慢一点,你会发现你过得很自在。
✎一旦拥有屏蔽力,你会变得更专注,更清楚自己想要的,也能更好的实现自我成长,或许这才是人生开挂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