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清晰制定岗位职责
在制定岗位职责的时候,业务管理者一定要参与。
那么什么是岗位,岗位是怎么来的呢?岗位是组织中最小的分工单位。一方面,岗位人员需要承接组织目标,知道要做什么,这就是所谓“做正确的事”;另一方面,不同岗位人员需要知道自己在整个流程中的位置,知道与其他岗位的互相协作、互相补位、 汇报检查等关系,这就是所谓“正确地做事”。
梳理岗位职责时,既要考虑整个部门需要做的事,也就是部门职责,又要考虑每个岗位具体的工作流程。
清晰定义岗位职责有什么作用呢?
1.岗位职责是招聘的依据。岗位职责描述清晰了,招人的时候才能更精准地询问候选人,才能判断候选人是否能胜任某岗位。
2. 明确岗位职责可以避免在工作中因为权责归属不清导致的扯皮,有助于提升协作效率。
3.岗位职责也是确定员工绩效和薪酬的依据。无论是定薪酬,还是定绩效,都要基于岗位职责。
4.岗位职责也是员工培训和个人发展的依据。培训的目的是让员工更好地胜任当前及下一阶段的工作,所以培训内容要结合岗位职责进行设计。
岗位职责到底是怎么确定的?
1.根据公司的总体目标与业务流程,确定岗位存在的目的。也就是这个岗位对公司来说,到底有什么价值。
2.明确了存在目的,就要根据目标确定关键产出内容。
3.有了关键产出内容之后,就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量化。如果没有量化,那么岗位职责就很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确立了工作内容和工作指标,就需要思考怎么才能取得这种成果,这就是岗位职责书最后的内容。在制定岗位职责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业、职能分工等因素具体分析。
当然,在制定岗位职责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5个方面。
1. 岗位职责切忌“大而全”。
2.职责要有颗粒度和明确的比重。职责原则上要求清晰,不能含糊,员工在工作时才能抓住重点。人在工作中是需要聚焦的,而且越到基层,重心要越明确。在岗位职责中, “二八法则”同样有效,要把80%的精力集中在20%的事情上。
3.人事部门不能包揽岗位职责编写工作。岗位职责一定要由用人方制定,人事部门则提供协助,比如提供工具和编写方法。
4.岗位职责不能一成不变。企业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每季度都可能变化,所以对应的岗位职责需要因此改变。
5.最后一点很重要,可以称之为总原则,就是岗位职责在纵深层级上(也就是上下级) 的职责不能一样。越到高层岗位,职责就越多,指标就越模糊;越到基层,岗位职责越少,指标越具体。因为高层能力越强、掌握的资源越多,绑定的指标就越多;基层能力越弱,职责就越少,要让他们聚焦。如果让他们绑定过多的指标,由于他们能力达不到,反而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