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15天时间,把读的每个章节做了读书总结,虽然做得并不完美,但我做到了每天坚持完成。用唐老师昨天写作课上的第一个观点如何解决心态问题:在写30万字之前,文章都是垃圾,先动起来,瞎写都行。
像魔咒一样,在我的笔记本上写着:我允许自己自由地表达想法和情绪,我允许自己不完美。除了能给自己能量外,还更能坚持了。我坚信,这一个月不管多忙,我都得先跟着学完,只有每完一件事,对自己有一个完整的闭环,才能逐渐增加能量和信心。
接下来我从这本书里摘取三条,对自己目前能践行的清单。
1、每日做时间复盘
目前事情多,有时候焦虑的睡不觉,正因为这样,更要做时间管理,哪些事情必须做的,哪些事情可以授权给别人做。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每一天,做到忙而不乱。
彼得德鲁克说:认识你自己很难,但认识你自己的时间,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其实看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这本书时,践行过一段时间。后来就断了,真的很难这么精细划的记录。
猫叔提到的睡前五问执行起来更容易些:
01、回信今天都做了什么?
02、盘点今天所做的事情都有什么产出?
03、计算这些事情花费了多少时间?
04、反思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05、如何改进自己的时间花费?
2、写感恩日记
疫情这两年,家里各种烦心事,能量处于极低的状态。2021年还因此生病住院三次,除了生孩子还没住过医院。当躺在手术台的时候的想想这些鸡皮算毛的事就真的不重要了。我把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
0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02、要谦虚,不要骄傲
03、要每天反省
04、活着就要感恩
05、积善行、思利他
0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贴在我的书桌前,其中第四条就是活着就要感恩,时刻提醒自己。每天写感恩日记。
3、向上学,向下帮
真正厉害的人,内心是非常柔软的,把自己当一个学生,真诚地请教他们,或者付费学习,他们都会很用心的指导。至少我目前身边的几位大咖是这样的。多跟这样的人学习,升级认知。
稻先生也说了“积善行,思利他”多做利他的事,以教为学,吸引需要我们的人,今天早上跑步的时候听播客,有位老师说我们只需要吸引那些信任我们的人,这样产生的用户黏性会越来越高。去年在做公司做一个分享时,其实我自己梳理准备的时间远远超过演讲时间的好几倍。在整理的过程中,我自己知识又得到一遍学习内化。虽然不记得原话了,但整体框架现在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