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莫泊桑的《一生》,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几次怒不可遏,出离愤怒,恨不能手撕渣男。
莫泊桑能把渣男写的如此入木三分,令人恨之入骨,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个渣男吧,难怪乎40多岁便明星陨落了。我在想,他这一生应该是“人在花下死吧”不知道他觉得自己够不够风流,但就读取生命的那病毒,便也符合他的生活习惯。不知他在被病痛折磨的日子里,可曾想起那些爱过他的女人。
虽然,这是个名著,但是还是按规矩先综述一下故事梗概吧。
雅娜是一个刚从教会学校出来 ,对这个世界充满美好幻想的16岁贵族少女,她温柔善良、心思单纯。
她的父亲是一位乐善好施的男爵,母亲是因为患有心脏肥大症而身体异常肥胖的中老年妇女,她沉迷于往日与情人幽会的信件中无法自拔。他们一家人靠祖上的房产,生活的无忧无虑,幸福快乐。
他们住在白杨田庄,这是专门女儿雅娜婚后准备的庄园,在这里,少女遇到了优雅、帅气、温柔的子爵于连,他们很快成婚,并且有了一个孩子。
而在此之前,婚后的于连一反婚前的彬彬有礼,变成一个吝啬、残暴、贪婪、自私、淫邪、薄情、粗鲁乡野村夫,他在进入白杨田庄的第一天便和雅娜的小侍女罗莎莉行了苟且之事,并且生了一个私生子。
于连起初隐瞒,然后矢口否认,最后不得不承认,在此之后,又找了当地的另外一名男爵夫人做其情妇,最终落得个双双坠崖惨死。
雅娜从罗莎莉事件以后,便对于连彻底死心,本想离开,无奈已经怀了孩子,只能苟活于当时当地的观念和彪悍的民风之中,虽然保持着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但溢出来的情感无处安放,便一味宠爱儿子,养成一个败家子,雅娜只能将其名下所有的财产,用来帮助儿子还债。
最终风烛残年,苟活于世,靠他儿子与暗娼女人生的女儿来感受一点可怜的人间温暖。
雅娜的一生,就是这样,没有波涛汹涌,没有暗礁涌动,却也不是风平浪静,岁月静好。就只是一个女人平凡而孤寂的一生。
用她自己的话说:人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我在想,雅娜有没有机会反抗。后来我放弃了,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态便是如此,农村是这样,城市也是这样,丈夫是这样,父亲和母亲何尝没有这样的经历。
父亲曾为了让他远离污浊的环境影响,送她去教会学校生活到16岁 ,才进入世俗世界。
可是,我却想,如果雅娜就生活在那样的社会中,是不是她理想世界和龌龊不堪的现实世界之间反差便会没那么大,她会过得更加从容一些呢?
有一些文章,批评雅娜不懂反抗,过的懦弱卑微,那是她咎由自取。
我却认为这样的评价,过于残忍,一个小女子,拿什么力量去和吃人的社会抗衡。也许作者也有如此想法吧,他也在控诉社会风气的堕落、糜烂,也在为自己的荒唐的行径寻找根源吧。
至于雅娜过分溺爱孩子这一段,确实是她的错,但是一个终身生活在一个山村的女子,精神世界又单一,感情无处托付,她也懂得应该让孩子受教育,可是又抵抗不住想留孩子在身边的私心。
最终,她可悲地失去了一切。
当一个人太在乎一件事的时候,攥的越紧,失去的越快。走的越近,离的越远。这就是那个鼎鼎有名的“墨菲定律”在人类的情感中肆虐横行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