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我们不会从头到尾设计一部车。汽车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四个轮子一个外壳,任何一部车都难免和别人有相似的元素。
该借鉴借鉴,该模仿模仿,这些都是必经之路,也是高效的道路。毕竟过去的经验已经成型,没必要再来一遍。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向上。
20、拿来(的技术)也不是不可以,但绝不能受制于人。
拿来的形式应该是合作,技术只是企业的一个方面,市场是另一个方面,人才是第三个方面,总要有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行。否则就不是合作,是“傍他人”。靠傍是不能长久的,也是不能做大的。
21、用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固然是一种方法,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降低成本的另一面是工艺的改进。
任何企业都需要降本增效,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利润,制造业、建筑业尤甚,因为降本空间大。
22、我自己是搞技术出身,所以我喜欢技术和创新。因此,我们的管理风格也是技术派的,我们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拥有和我类似的技术背景。我认为这些人在创新意识方面非常超前,因为他们拥有非常深厚的技术背景。
技术背景只是一个方面,有创新的意识和文化环境更重要。管理团队既要有技术背景的人才,也需要有管理、财务、市场方面的人才,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协作效应。
23、我们不以模仿产品为目的,而以最终掌握开发平台为目标。
从模仿产品起步,但以打造平台为目的。从交付产品起步,以建立机制为目的。
24、在1995年、1996年的时候,企业没有钱,只有几十个人,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想做电池,却没有办法买日本的生产线,大家知道充电电池基本上是日本企业垄断的,日本企业占了全球市场95%的份额,生产必须是全自动化的生产线,整套生产线要价上亿美元,我们中国人也想做,那怎么办呢?买不起,那就要想,那就要创新。
创新在没钱的时候是逼出来的。没钱的时候创新,只能靠自己,靠自己的超级努力和深挖潜力。
25、我们以人力居重的自创生产线,具有非常迅速的灵活性,当一个新的产品推出的时候,原有的生产线只需作关键环节的调整,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即可。但是日本厂商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每一条线只能针对一种产品,如果要推出新品,则必须投建新的生产线,投资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亿。比亚迪在产品种类上又占了先。
真会找事务的两面性。也可以说是乐观主义。不过,考虑的足够远,至少这是正确的。
26、比亚迪的成功基本上是靠半自动化设备加人工,以这样的模式达到成本的降低以及效益的提高。当然这要求技术必须要很好。但技术是一个软东西,比如说电池里的配方,就像炒菜的菜单一样,让厨师慢慢炒菜,反正都用锅,大厨是用锅,小厨也是用锅,锅的成本又不大,我们还是力所能及地把配方提高。
技术可以克服工具不够先进的缺点。硬件不够,软件来凑。做人也一样,如果我们情商不够高,天赋不够好,那就只能通过加倍的努力来凑数了。
27、要有很强的技术,才能看得远、看得深。我们有1.5万名工程师,夜以继日地研究中国或者世界所需要的技术,研究各种技术方向,比如新能源技术、太阳能技术。
技术可以武装一个企业,让其有更深邃的眼光,有更充足的底气。一个重视技术创新的企业,才能站在世界之巅。
28、我们知道市场竞争的规则,关键是靠核心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不止比亚迪,但只要掌握核心技术,懂中国国情,一定会分大蛋糕。比亚迪企业的机制很快,决策也很快,我们也有自己历史,有自己的技术,我们的产品越来越漂亮。我们的唯一的短板,是要通过“造血”把产能做好。
技术+快,构成了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
29、一旦低成本的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那么这个产业就会重新洗牌。我们的家电、服装、玩具行业都是这样。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只要我们掌握了汽车的核心技术,这个产业就会重新洗牌。
汽车的核心技术是动力。任何行业都要找到其核心内容,然后深挖、放大、做强。
30、技术决定战略。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里,企业家对方向的把握至关重要。比亚迪作为一个技术型公司,更喜欢做一些非常复杂、不是简单能判断方向的产业。
技术型公司。往往是有很高的护城墙的。对应的,还有交易型公司,市场型公司,平台型公司,这些相对来说都靠资源吃饭。比如某宝,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模式,平台模式。
31、过去十年,别的企业搞拼装、成本低,我们什么时候干过?成本低只是表象,关键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如果我们当时不干发动机、不干电喷、不干自动变速箱,今天哪有“秦”?又哪有将推出的“汉”?因此,前十年我们把技术储备好,为的是最后进行技术创新。
前面其实也靠组装别人的东西。等有钱了,自然而然的就不能再受他人限制了,而且大钱都被核心技术单位赚走了。说到底,还是钱的事。
32、别人做多元化,90%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比亚迪干一个成一个?因为我们高度地重视技术,反而觉得技术是很容易的事。
觉得技术是很容易的事,本身就是对技术重视的结果。其实企业的战略是什么,多半看创始人的理想。
33、公交电动化是比亚迪先提出来的,意义很大。靠产品战略,再加上技术的反复融合,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市场。在日本,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传统汽车很难进美国,但比亚迪电动大巴长驱直入,甚至还建立了生产工厂。
能源问题,几乎是所有车的关键技术。
34、比亚迪的红色电动双层大巴进入英国。因为英国没有这种电动车,我们有,就填补了它的空白。我们不是抢人饭碗、抢市场,而是没有竞争者,到今天都没有。
进入西方市场,靠技术是可行的,西方尊重技术。而模式则相对不灵。
35、越是出现调整的时候,就越是技术创新的时候,越是企业变革的时候,越是苦练内功的时候。
技术创新就是苦练内功。任何时候,企业都需要修炼内功,外得市场,内得强大。
36、我们把比亚迪最强的垂直整合能力、技术研发能力、材料、电池集于一身,进行大量研发,开发出一种“比亚迪法”,从矿石到工业硅、高纯硅、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模组、太阳能电站,做整套产业链的整合。
技术在一个链条上能够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叠加,做起了庞大的技术链条将会打造技术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