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好奇,是什么让我度过了曾经最黑暗的时光,在没有收拾旧东西之前,我直认为自己天生就可以在黑暗里遇见光明。是的,只要坚持,坚持坚持就会遇见。
在今天翻开这本书之前,书页已经泛黄了,我都对这本书没什么印象,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买的。当我怀疑可能不是我的书的时候,里面夹杂着的纸条告诉我,此书购于2014年9月份,是一本毕淑敏老师的心理咨询手记,书里还有我做的一些笔记,歪歪扭扭的字,断断续续的波浪线条。确定是我的书无疑。
没错,我忘记了这本书,也想不起来什么具体什么时候看的。事实上,我对于看书没有方法,全凭着我愚蠢缓慢的第一直觉,但是关于读书,自认为和这些书相处的还融洽,虽然时不时会忘记书名,但是它们对我却一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看的时候,却是越来越熟悉的感觉,曾经被遗忘的东西,就像放电影一样重现在脑海里。
关于自我和亲情
我看几个小女孩的成长和蜕变,如重获新生般去迎接更好的未来,她们或是为了拯救自己家庭寻找解决办法,尝试去修补裂缝,去拥抱完整的家;或是外表冷冽不知怎样去面对生活,心中有事需要倾诉,要去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和重新生活的方向;或是用自己的方式怀念已故的亲人,让所有没有家的灵魂有家可归,不被理解后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是因为父母太优秀而产生自卑心理,逐渐丧尸以我,几近沉沦;亦或是用暴饮暴食的当时给自己安全感……
这些不是全部,却也让我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会尝试去解决,如果没办法解觉的,我会去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最开始明白的是,遇到了问题可以解决,可以去寻求帮助,不要一个人硬扛。后来我在遇见一些事情的时候,自己解决不了大多情况下都会寻求帮助,也从来不会觉得丢脸什么的,遇见不知道的又没必要问别人的情况,还通常会百度,或者各大网站搜学习他们的经验教训。
董卿说过“你读书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时刻给你回报”。
我自认为这是自己的一种本能。其实不是,这些是在这本书里学到的东西,学到的那些主人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天生,更不是本能,完全是无意识看书学到的东西,当时不知道,重新温习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是这本书带给我的,即便是我忘记了它的名字。事实会告诉你,你读过的书,其实全都藏在你的气质里,藏在你的为人处事里头。
也许读书不会让你变得强壮,但是多读书可以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可以使你更通透、沉着、有趣地面对人生。用阅读了解世界,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发现良知。
回归到生活里,书和现实也是紧密联系着的吧,小女孩父母的相处模式和我爸妈很像,他们的生活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如意,我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我的包容;小哥哥因为缺乏安全感不停的吃东西导致肥胖,找到原因后不停的救赎,最终也遇到了那个最好的自己,对待事情也多了更多的解决方式,现在的他,很优秀。原来,和爸妈的相处还有自己的减肥之路百分之五十以上是借鉴了书里的模式。知道怎样让自己好,也让家里好,也让身边好,学会去取悦自己。
可能我那么爱自己,也和这本书有关吧,在我差一点泥足深陷的时候,自我救赎了。
老师说“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你的朋友。在你忧郁、忧伤、烦闷的时候能给你以帮助,这帮助的力量,来自书本中描写的那些人物,他们的真诚清楚和改变现状的勇气,更来自老师的感悟,通过文字的表达传达友爱和成长的信念”。
这是我高中时代读的一本书,当时不怎么会读书,就是一页一页的翻,然后画画波浪线,也庆幸当时乱七八糟的些许记录,让我的回忆变得清晰,我成长为现在的样子,得益于这个心理手记。
我会爱上读书的,虽然刚开始不知道读完会有什么用处,但是书,总归是不会白读的。
我忘记了我看过的那些书,但是看过的书却教会了我成长。思索至此,以后的读书还是要有读书笔记的好,读过的书也要做个分类才行,也方便总结复盘,生活,总不能那么粗糙,也要求无愧于心,真的每一本书你所拥有的书,都值得好好珍惜,然后时光会告诉你你所拥有的那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