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石
教师节过去几天了,女儿放学回家很生气,很委屈,絮絮叨叨,埋怨一大堆。
我静静地听着。
事情是这样的,教师节女儿送老师一个杯子,是她冥思苦想、千挑万选出来的,今天她看到老师根本没放在心上。
老师平时用的杯子突然摔碎,端着一个新的粉色杯子,对着全班同学面夸赞杯子好看(这是另一个同学送的),却一点点也没提到女儿,全班同学只有她俩送杯子,同样礼物不同待遇,这不是“无视我的存在”吗?这不是表明了“不喜欢我”吗?这不是“往我的伤口上撒盐”吗?
老师是爱孩子的,我想她不是故意的,但是她犯这样错误,伤害到另一个孩子,实属不应该。
女儿又说:“我真正体会到月月的难过,明白月月为什么讨厌李老师。”
原来,另一个老师也犯了同样错误。月月辛辛苦苦设计完一张板报,高高兴兴递到李老师面前,李老师开口道一句,“不合格!”其它的什么都没说。
谁听了谁委屈。
何况只是一个孩子。
老师并无恶意,想提醒孩子好好学习,却不知在孩子心口上深深挖了一刀。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了一个心酸且感人的故事。
8岁男孩伊桑有阅读障碍,会打架,上课开小差,脑子里充满各种匪夷所思的画面,是大部分人眼中的问题儿童。没人喜欢他,而是在误解他、鄙视他,甚至抛弃了他(爸妈送他到寄宿制学校)。
看到他大而无助的眼睛,忧伤的脸庞,以及瘦小的身躯,多么令人心酸啊。
像大家说的那样,“我们只能看见他,却不能感受他的心,他的念。”
幸好,热情且充满爱心的美术老师看到他,关注他,鼓励他,容许他保留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一颗星星终于找回属于自己的光芒。
世界本来色彩斑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独特个性,大人孩子都一样的。
我们可以不理解孩子,但不能随意给其加上一个标签,剥夺其成长。
老师难免会伤着孩子,那么,我们忙这个忙那个不懂教育的家长呢,是不是更加严重?
我们不说大人“恨铁不成钢”对孩子的打骂和训斥,先举两个“死在温柔刀”下的真实例子。
看有没有自己的影子。
妈妈想培养乐乐的独立自主能力,带他去逛超市,还高高兴兴地说:“今天你来购物,随便挑选哦!”
乐乐这瞧瞧,那看看,跑来跑去忙得不亦乐乎,小车里堆满物品,自豪地对妈妈说:“好啦!”眼睛里一闪一闪的,满是亮晶晶的小星星。
妈妈随便一翻,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说:“怎么都是糖果,吃多了坏牙,拿出去一些。”
“啊,这么多玩具车,家里有好多呢,不要!”
“还有这个羽毛球拍,你又不会,放回去。”
……
小车里爱物一件又一件被拿走,乐乐低着头,一言不发。
他没有反抗,他以前肯定发过脾气的,然而没用,慢慢放弃了。
这是长期被压迫的结果。
一个人不能成为他自己,一辈子就会在矛盾中痛苦挣扎。
好朋友总夸她的女儿琳琳,聪明乖巧,才4岁就会察言观色呢。每次她和老公吵架,琳琳不声不响地去另一个屋,坐在书桌前认真读书,能读整整一天。
幼儿园老师也夸琳琳懂事,眼睛里有事儿,是老师的好帮手,总能发现每一个犯错的小朋友。
孩子把所有精力放在迎合他人的身上,哪有力气去关注自己、发展自己,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住了自我。
对外在事物过分敏感,会影响其内在心智的发展。
很久以前的一则新闻:
武汉有一个孩子叫杰瑞,他妈妈5年之内花了12万,给他报了17个培训班。
杰瑞很聪明,5岁上完小学二年级,小托福考试得了全国前三名,了不得。
然而,杰瑞对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没兴趣,厌烦至极,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打击。
是啊,我们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教孩子认字、读书、算数,甚至过早上学。
可是孩子在6岁前是感觉经验期,既是通过不断的活动来认知的过程。
学习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发展自己的心智,提高其求知欲和探索欲。
而我们并不清楚,提前学习、训练,带给孩子的是生理和心理的多重伤害。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小时候被认为非常聪明,长大后反而平庸起来,他的学习和各方面创造力并不好。
孩子眼睛看到的有时比我们成人还美好。
心理学家认为,“在儿童期间,一是建立儿童完整的人格和开发儿童的智力,另一点就是培养儿童的审美观。”
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的建筑启蒙是到萨路拉小镇居住开始的,8岁的他住在一座17世纪贵族宅邸里,看到美丽建筑产生了美感,萌发了他对建筑的深入观察和孜孜不倦的思考。
孩子审美观的培养需要美的事物来滋养。
比如,老师在布置教室墙面时,并不单单是简单的卡通图片,孩子需求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
成人总是习惯用成人的思想来揣摩孩子,用以前的成长经验来教育孩子,这是完全行不通的,然而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这种恶劣。
蒙特梭利曾说:
“我们成人根本没有办法了解儿童的真实心理状态。”
“我们成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是把自己扮演成上帝,尤其当儿童在做些不对的事情时,成人会急切地想给他改正,急切地想告诉他这不对,应该怎么样。”
想想,很可怕。
我们对于孩子好多都不了解,没有理由单凭感觉就伸出手来干扰孩子、抹杀孩子。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我,孩子是孩子,互相有各自的权利和自由。
我们给予孩子的只能是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有其深层次的含义。